民主与狗–孔庆东不懂的事

作者:

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日期:2012-2-4

本站发布时间:2012-2-4 7:54:35

阅读量:1287次

  孔庆东是北京大学教授,自称是孔子后裔。他先在电视上辱骂香港人为「狗」,引发陆港两地人民相互恶感升高;他接着炮口转向台湾,批评台湾选举是电视连续剧式的「假民主」,还说马总统得票还不到「半个北京」多。

  孔庆东的言行,说明了三件事:一,作为大陆第一名校,北大教授素质参差不齐。二,即使是孔子后裔,未必通达事理。三,中国的言论尺度,或者不如外界想象的严厉。试想,一名教授持续散播粗暴的族群和地域仇恨言论,挑起了两岸三地民众的敌意,还洋洋自得,无惧任何社会规范或道德制约,难道不是奇怪的事?

  我们关心的,其实不是孔庆东个人言行与价值的乖张;我们关心的,是两岸三地人民如何在日趋频繁的接触中认识彼此的歧异,并设法深化了解,而不是增加猜忌。差异不一定是坏事,就像有时冲突或纠纷也能激发新的和平思维。最怕的是,如孔庆东般具有公共知识分子身分的人不珍惜自己的角色,不根据理性就事论事,反而以偏激、低俗的言论来挑拨群众情绪。他满足了自己个人英雄主义的幻觉,却把仇恨和对立留给社会。

  以大陆女童在香港地铁吃面引发的纠纷为例,其实是任何不同文化的碰撞都会发生的事;大陆观光客需要学习香港社会的法治规范,香港人也要学习以更得体的方式来对待大陆来客。包括北京和香港政府,都应警觉到两地交流中日益增加的摩擦,设法调控观光客数量,甚至增加陆客的行前教育等。否则,若港人一直觉得生活质量与资源遭到陆客和移民的侵蚀,而大陆人则认为港人倨傲、不友善,交流反而带来双方心理上的疏远和隔阂,便得不偿失。

  然而,孔庆东的解决策略却是义和团式的。他不从公民素养或社会差异的观点去评论此事,却高举民族主义大旗,把香港人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走狗」,甚至说出「用法治维持秩序的地方,就证明人没有素质」的谬论,毫不掩饰他对法治的嫌恶。在其煽惑下,引发大陆民众认为「香港歧视大陆」的义愤,扬言要在香港地铁集体吃面以为反制;香港人民则反骂陆客如「蝗虫」,扬言要带相机上地铁全面监控。一个名嘴教授,把陆港两地民众弄到如此剑拔弩张,岂不可怕?

  义和团精神的核心,就是对对手的「全面否定」,但这也正是它自己的致命要害。把香港人比为「狗」,是暗喻自己是高一等的「人」,这不是虚无主义者最后的防卫武器吗?就如中国大陆无法实施民主,孔庆东便贬抑台湾的民主为「假民主」,言下之意,才不稀罕这样的东西。但是,不要民主、蔑视法治、丑化异地同胞,孔庆东除了贩卖敌意,他提出了什么有意义的价值吗?孔庆东觉得马总统得票六百多万只是区区之数,这显示他根本不了解民主制度的精神根本不在人数,而在赋予每位公民平等的权利。事实上,许多人口数仅五六百万的欧洲国家,却发展出成熟稳健的民主社会,这也是孔庆东所不知道的事吧!

  两岸三地的社会、文化及历史经验并不相同,各方都有可以学习、借镜之处。就算只是邻邦,也得互相包容、尊重,何况三地具有血缘、语言、文化的共同根源。孔庆东心中只有自大、愤怒与轻蔑,他所擅长的是运用精神胜利法;但他所不懂的正是两岸三地人民交往时亟需的节制、包容、以及公民素养。恶意的种子总是散播得最快、最远,但对三地人民感情的黏合,它却只有破坏作用。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国族自尊心受到挑战或挫折的情况,中国人可以反击、可以抗议,但有时也不妨自我反思一下,而不必流于情绪。尤其在港台议题上,如果也任意让民族主义情绪发作,结果只会伤害民族的共同感情,却无助赢取尊重。

  建议孔教授,不妨仔细看看他所不屑的台湾「民主连续剧」,每一集可能都留有华人社会可资参考的珍贵经验。至少,像他这样以一张名嘴破坏台港中三地人民感情的事,在今天的台湾不会发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