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从一个边缘球员到当选周最佳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如今又入选全明星新秀赛,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的爆发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Linsanity”的热潮也惹来不少争议,有媒体甚至开始探讨林书豪加入中国男篮的可能性了。其实他的成功更像是一个美国梦。

 

在2月4号对阵篮网的比赛之前,林书豪还是一名垃圾时间的“跑龙套球员”,“饮水机管理员”。但此后8场比赛场均21.6分8.1助攻3.8篮板,带领此前15连败,且主将安东尼、斯塔德迈尔缺阵的纽约尼克斯队完成7连胜的“现象级”表现,让他一下成为了欧美媒体和社交网站上最热门的话题人物。别忘了,他还只是个在平均年薪四五百万美元的NBA里只拿76万美元的底薪球员,在爆发之前,他曾经选秀落选,连续被金州勇士和火箭队裁掉。

CNN,经济学人,纽约时报,ESPN,所有的欧美主流媒体都在报道“Jeremy Lin”,他甚至登上了即将出刊的《时代周刊》亚洲区的封面,要知道在另外三个地区版本的封面上可是亚洲面孔金正恩。中外媒体的热捧,其实并不过分,林书豪的成名符合了一切励志电影的要素,基督徒,受歧视,怀才不遇,英雄主义,机遇。可以说,他的成功像极了一个标准的“美国梦”,人们为他疯狂,也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实现的可能性。这是可以复制的成功,才会让每个观众都产生代入感。

林书豪爆得大名,固然与其球技,充满传奇性的经历有关,其亚裔背景同样功不可没。作为第7位亚裔美籍球员,第1位华裔美籍球员,在读书时期,他就曾因为种族问题遭到歧视,“滚回中国”“这里不打排球”的歧视从未中断。当他刚刚加入纽约尼克斯时,Facebook上不少人质疑,“一个亚洲人?”他的爆发打破了美国人对“亚裔”在运动上的歧视。

尽管亚裔在美国教育,医疗,科学等领域都能取得很高的成就,但在竞技体育领域上,始终被认为“低人一等”。在联盟球市低迷的情况下,一个亚洲人的横空出世打破了黄种人只能出产大个子球员才能有立足之地的偏见,而其亚裔美国人的身份,更是容易在美国亚裔群体中获得认同。与此同时,远在国内的球迷同样因为其“同根同祖”而倍感振奋。因父母皆为台湾人,林书豪在两岸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为华人争光”。

因“同一血脉”而为林书豪骄傲固然是正常的情绪流露,但也不要忘了,从法律意义上讲,林书豪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虽然属于美籍华裔,但他其实和中国关系并不大。林书豪1988年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帕罗奥图,父母均来自台湾,移民美国。林书豪自小接受的就是美国教育,平时生活交流皆以英语为主,虽然能使用中文普通话交流,但书写方面较不流利。他的成功,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标准美国人的成功,跟科比没什么两样。

从林书豪的成才之路看,其篮球技艺的养成以及今天的成名也是美国体育与教育的成果,和中国更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体育的一种讽刺。林书豪自小生长在美国,无论是意识、习惯还是思维方式,都是在美国的篮球文化中熏陶而成。与易建联、孙悦和姚明等远赴NBA打球的中国球员相比,他更“美国化”,因此才能更好地融入球队和NBA。

无论是在帕罗奥图高中还是哈佛大学,林书豪都曾带领校队打出优异表现。在选秀上未被选中,甚至先后被两支球队裁员,这可以说是美国体育界对“亚裔”球员的偏见所致,但同样是在这里,他才能取得成功。尼克斯的主帅丹东尼是调教控卫的高手,纳什等明星球员都在他的战术体系下得以大放光芒。替补出场拯救球队,首发后带领球队七连胜,NBA球星不吝赞美之词,美国媒体的追捧,纽约的城市效应,个人英雄式的传奇都让他得以“一球成名”。

林书豪热在中国同样大有市场,除了普通球迷的关注,媒体也开始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浙江《嘉兴日报》称林的外祖母老家平湖向林书豪发去了贺电,新华社的报道甚至已经开始探讨规划林书豪的可能性。中国男篮确实缺乏出色的控卫,但是要其“下定决心,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男篮”,则太过功利。

不说林书豪和骆家辉等人一样本来就是美国人,假设他是在中国成长的中国人,他能成才吗?正如《时代周刊》所说,他只有1.91米的身高未必会进入球探“法眼”,过于繁重的训练和纪律会扼杀天赋,青训体系甚至是联赛都更重视中锋。而着眼中国家长的教育文化和传统中国体育功利化的价值观,我们只能怀疑,假如林在中国,夭折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成才。

网上有个段子,说林书豪每天起来都得上网看看,自己到底是美国人,中国人,台湾人还是韩国人。其实,所谓的“韩国媒体争抢林书豪国籍”根本不存在。韩国《文化日报》从未报道过林书豪的韩国血统。不仅如此,以前诸如曹操、孙中山、汉子和端午节都是韩国人的这种报道,也都先后被辟谣,其实是国人自己编造出来的。

这种“韩国化”,一方面是“反韩情绪”所创造的谣言,另一方面也是民族主义和自卑心理在作祟,总担心什么都被人抢了。林书豪的“华裔”身份,能给国人多多少少带来荣耀和安全感,一旦遭到侵犯,就很容易会有激烈的反弹。

尽管各地媒体都在争抢林书豪的国籍,他本人其实并不介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就表示过“你可以称我为一个台湾裔(Taiwanese)篮球运动员、一个华裔(Chinese)篮球运动员,或就是一个篮球运动员。”“我以身为一个华人(Chinese)感到骄傲,我为我的父母来自台湾骄傲。我感谢上帝给我这个机会”。

尽管他父亲表态他是台湾人,也有媒体强调其外公外婆的浙江籍贯,但对于林书豪而言,这些并不重要。连当事人都无所谓,媒体球迷争得不可开交,其实更多的只是意淫。他就是一个职业运动员,在美国职业联赛打球,仅此而已,跟国人关系不大。

林书豪热后,对其国籍归属的争吵大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反而多少暴露出了部分国人的自卑心态。“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林书豪引发的这种争议也并非个例。早前骆家辉刚成为美国商务部长,以及随后当任驻华大使的时候,就有人刻意强调其华裔身份。但正如他本人所说,他是美国人,代表的只能是美国的利益。

更无厘头的事也有,潘基文当选联合国主席时,中国媒体甚至挖出了他祖籍是福建泉州,结果他完全没有回应。而在他还在当韩国外长的时候,没人提这事。同样被认为是华裔的李光耀,更被很多国人痛斥“反华”。中国人这种盲目攀洋亲戚的心态,部分是虚荣心使然,其实也是民族自卑心理所致。在中国人擅长的领域,我们从不攀龙附凤。而只有在弱势领域,我们才更渴望获得认可,有时候反而闹出笑话,比如奥斯卡,比如诺贝尔奖,又比如林书豪。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