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无法支撑公民精神的大厦
作者:丁咚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12-2-28
本站发布时间:2012-2-28 10:01:45
阅读量:1699次
每年的三月前后,雷锋都要像尊神一样被请出来,供万众瞻仰膜拜,忽悠得大家随之起舞,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广泛宣传所谓的“雷锋精神”。而在他死去50周年的今年,有证据表明官方将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某部长析“雷锋精神”称热爱“党和国家”居首、某封疆大吏通过会见跟雷锋扯得上边的人再次把他捧上了天,将“雷锋精神”重新“发扬光大”,进一步发挥他的政治符号“价值”,以此抵御市场经济对国民精神世界的“侵蚀败坏”,“改善”国民的道德素质。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应该都是在“雷锋精神”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多数人盲信它的存在,部分人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虚构成分,只有极少数人才明白在过往的岁月里,他被无穷无尽地“榨取”了其精神资源,以至于和实际生活中的他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在全部意义上他被当作了一尊神,一个完美的典型,一具精雕细琢的政治符号,而非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了。
雷锋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如何,除了官方“塑造”和宣传的之外,也有一些人通过挖掘史实对其进行历史还原,不仅其个人经历与官方所称的不符,其精神世界远没有那么“伟大”,就连被广泛传播的“雷锋日记”也涉嫌造假,只有一样毫无疑问是真实的:雷锋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那些“精神”、“道德”、“素质”要么是被无限放大了,要么就是硬贴上去的。
那么,一个“伟大”的凡人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都是生活在无比“现实”的现实生活中的,毋庸任何人粉饰,都能深察其本相。一部分人还有幸参与或者围观“典型”被塑造的过程,因此也获得了别人所不拥有的别样人生经验。从这些扎扎实实的经验出发,就能推导出“雷锋”是如何被精心“塑造”和“包装”起来的。
何况他受到了那个时代身份最显赫的人物的“抬举”,而且代代相传。有句古话说“时势造英雄”,雷锋这个典型真是生当其时,完全是时事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符号。
众所周知,雷锋死去的时候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扫尾,狂热的共产主义运动加上自然灾害,给国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粮食生产锐减,成千上万的人生生地饿死了,当时就有人总结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引发了人们对运动的发动者和组织者的怀疑,特别是对最高领袖产生了不信任感。
在此情况下,需要一个对阶级、革命、主义等当时的流行词汇深信不疑而且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人物,重新凝聚人心,对国民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换言之,时代需要什么“精神”,就在已经死去的这样的人身上贴上什么“精神”的标签。
一个经过“脱胎换骨”的雷锋就这样在霞光万丈中出世了,活过了五十年,现在还有人想继续利用它的“剩余价值”,还要在他身上“发现”新的“精神”,继续充当政治符号和工具,为利益集团服务。比如说什么雷锋精神的首要因素是热爱“党和国家”。
谁还相信这一套?经过了二十世纪文化大革命、八十年代狂飙突进运动的兴盛和衰亡特别是互联网勃兴对公共领域和国民精神的重构,还有多少人的思想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经过这些历史事件的冲击,早已经变得更加聪明,洞察世事了。
明白人都知道两点:雷锋是像小说一样被虚构出来的人物,他的那些“精神”,就像一团面,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捏成什么样,就看这个人想要什么样的效果;虚构这样的人物的目的,是要起表率和榜样作用的,是为了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说到底是让大家还相信这么个虚构出来的人,相信支撑他的行为的思想,相信他所“信奉”的理念——当然这一切都是虚构的,一言以蔽之,就是竭尽全力“愚民”。
如果还有人期待做这样的傻事,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无疑是缘木求鱼。现在就连中小学生都通过大量的社会交往和浏览网络对世界和人生,对历史本相有了全新的认识,何况是成人?冒险对这样的国民实施古老的愚民教育,将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学到大学都会接受革命历史、革命政治的通识教育,至今有多少人不怀疑它的真实性?相反对部分国民带来的精神虚无感贻害匪浅。这样的教育败笔还要延续多久?
过去三十多年来推行的经济改革和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确立,对我国提出了两个历史性的任务。一是为市场经济制度量身定做一套完善的政治体制,以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匹配,保证国家科学有序发展;二是为傍生市场经济发展的“公民社会”训练合格和“熟练”的公民,顺利从事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活动,由此观之思想启蒙在我国远未过时,反倒正是时代所急需,因此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担当起历史责任,继续完成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而思想启蒙,首先就要打破愚昧,打破愚民教育,打破虚假的宣传,打破政治符号对国民思想的误导,对国民进行现代政治、文化的改造,重构国民的精神世界。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