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两会边角料(1)》)
6.
这是本届政协的最后一次全会了,这批委员们最后一次相聚在北京。会议组织者特意为各个界别安排了合影环节。
在中国,合影是个技术活——它考验的往往不是摄影技术,而是排座次的能力。
好在,根据我对无党派界别和民盟界别合影的围观,没有发现以官职论座次的现象——只有第一排的座位是安排好的,后面几排基本上是随机排列,几个副部级官员站的位置还比较偏。而能坐在第一排的,大部分是年纪大、资历深的委员。坐在最中间的是袁隆平。
一位跑了很多年政协的记者告诉我:政协是一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官本位的风气不是很严重。
7.
南都做了一个视频(已被删除),点评两会。评论员同学说:两会代表委员有五六千人,之所以总是这几个人在我们眼前晃,那要怪记者,因为这都是记者挑选了给我们看的。所以,两会显得这么庸俗,这么无聊,这么粗鄙,记者要负很重要的责任。
这话有理,但未免有些坐着说话不腰疼。记者追星,固然不对,可是你来亲自跑一跑两会就知道:代表委员有五六千人,但真正值得去采访、愿意接受采访、能说出东西的人,真的很少很少。能挑得出来的人,基本上都已经被各路媒体做滥了。
为什么大部分代表委员都很乏味?因为官员太多了。要追问两会为什么“庸俗”、“无聊”、“粗鄙”,自然最应该问问他们啦。
8.
3月7日下午,政协的日程安排是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无党派界别的小组主持人请大家发言,之后是长达5分钟的冷场。好不容易有几位委员相继打破沉默,谈论的却是教育改革、节能减排、中国企业走出去。半个多小时后,终于有委员回到正题,说起预算,但他却声明:请不要记录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其实我最初想去社科组听一听,估计那里的委员们要说的话比较多。可是工作人员却告知:这场讨论不对外开放。询问理由,他说:委员们可以决定讨论是否公开。可是,到底是委员们不想公开,还是委员们被不想公开?我觉得难说。
这真是一个扫兴的下午,谈论预算的不能听、不能记,能听、能记的都是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发言。这甚至连勉强走个过场、做个秀都不算了,协商民主的真意去哪里寻找?
9.
约访中部某省副省长,被拒。隔几日,其秘书来电:称省长日程实在安排不过来。
这位秘书很坦诚:“这几天,省长天天跑部委,有那么多部委要跑,没有办法安排采访。”
不过也是,借两会之机进京跑部委,已经是人所皆知的秘密。所以有人说:人大代表必须以官员为主,因为两会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你派一个农民代表过来,没有办法为地方争取利益,只有主政官员来才行。
话虽有理,听着却不是滋味。
10.
如果问我,最看不惯两会中的什么现象?不是代表委员们请假跑部委,也不是代表委员们在会场上睡觉,而是如临大敌式的安保措施。
劳民伤财,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一种令民众产生深深不适的特权感。
且不说交通管制,单是代表委员们的驻地酒店,那戒备森严的架势就令人胆寒。这些酒店两会期间不对外开放,持证者进入也要经过仔细安检。某天中午,我送一份材料给一位委员,被告知需要经过警卫组——我哪里敢去找那些全副武装的警察,只好自己和委员约好,上楼去,经过详细登记之后敲开了他的门。
我实在不明白:究竟在害怕什么?
11.
采访回来的出租车上,的哥说:这帮人大代表,开个会被伺候得够舒服,脱离群众了,就应该像毛泽东时代那样,把他们都下放,去基层锻炼。
说着说着,话题就引向了他对“没有腐败”的毛时代的怀念。我说,有人认为毛自己也是腐败的,或者他根本用不着腐败。的哥坚持认为,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把一生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人民。
我没有再和他讨论毛,只是好奇地问他:那你是不是反对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
他说,不,邓小平的设计是好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允许剥削的存在,这跟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有关,等到了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就要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贫富差距了。
我问,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他说,都是中间的那批人,在欺上瞒下。最高层的政策都很好,只是在执行中没有得到落实,而且被下面的人蒙骗,监督的力度不够。
这位的哥的想法或许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底层劳动者。他们辛苦,被剥削,各项社会保险还往往上不全。但他们对最高层抱有朴素的信任(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出于无奈),他们希望政府强力监督和打击不正之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薄在重庆收获民意的重要原因。
当然,的哥的遭遇到底是因为政府没有做好监督工作,还是因为政府权力过大,形成了权钱勾结,这是另一个问题。我只是想起前几天在政协的小组讨论上,听作家张抗抗说她连续几年提案呼吁关注出租车司机的权益问题,无果。但她仍然坚持认为:有一些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不断去推,总有一天会发生改变。
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会发生改变,只是改变的原因或许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推动没有太大关系。不过,那又如何呢?有一点点推力,总好过没有。况且,这种不断的推动也会让自己感到心安。
您可能也喜欢: | |||
两会边角料(1) |
三位农民工代表的履职报告 |
学写新华社通稿 |
开会是个技术活儿 |
无觅 |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