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宇宽 | 评论(0) | 标签:食堂腐败, 自由竞争

食堂从来猫腻多

郭宇宽

去年以来,由一些热心人士发起的农村免费午餐的计划得到了各界的响应,我们的政府也高度支持。温家宝总理提出,每年要从财政中拿出160个亿,在贫困地区推行以每天中午餐3元的标准营养午餐计划。

从宏观上来说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改善营养,是一件好事。但是可以预料的是,最近有一些矛盾和纷争也表现出来,比如说有人在网上披露:有的地方学校、教育部门拿了津贴以后,最后让孩子们吃的营养午餐是什么呢?有家长反映中午孩子只吃了一块沙琪玛、一根很劣质的火煺肠,按照市场的价格大概也就1块钱,其他的费用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引起网上很多人的声讨,也有记者要去调查报道。

在我看来,这个事情背后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老师或者教育局的干部贪污这么简单。因为食堂天然就是一个非常难于管理、非常难于做到经营透明的地方。我们过去在电视台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经历,我们在城里面做节目吃饭可以开发票回去报销,最怕的就是到农村做采访节目。到农村去做采访节目是没有报销可言的,都是老乡打的白条,在餐馆里面吃饭也没有发票,这样回去怎么报账呢?那就大家,主要是我们的制片随便填一个,找些其他的票来充一充就报账了,只能评良心了,这还算是好的。管理食堂的内部其中更难做到财务的透明,拿稀饭来说,稀饭是干了还是稠了很难有国家的标准,吃的菜随着季节的不同,哪怕差一天,青菜萝卜的价格都会上下浮动。我们有经验的话,都知道,当家是很难的,一个媳妇会过日子可以花钱花的不多让全家人都吃的感觉非常舒服。但也有人即使她不是存心贪污,她不会过日子,花的钱很多,最后家里大家还吃的不好。

我一直就有这样的担心,在前一段时间网上大家开始质疑中非希望工程的时候我就提出,要从隐含的道德风险来说,看似没有管理费的从互联网上志愿者发起的“营养午餐计划”蕴涵的潜在的道德风险要比收管理费的中非希望工程高的多。为什么这么讲呢?并不是说谁的心好、心坏、谁更加有热忱,而是从运作方式上来讲,中非希望工程是去盖房子,盖房子事后的成果特别容易被检验,这个房子盖的质量好不好,用的是什么砖、什么水泥,它的市场价格是相对透明的,一个房子总体的施工成本基本上也是可控的,砖有多少块都能数出来,其中即使一个人再想贪污,他贪污的范围一平米的建筑成本是多少上下浮动的空间非常有限。而午餐这样的项目其中蕴涵的道德成本巨大,就在于这个孩子吃的好不好,孩子的表达力和他对于过日子、对于经济水平的判断是非常弱的。而且这些东西不像房子一样便于进行事后的审计监理,一年下来,这些孩子到底吃到肚子里的怎么样,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笔糊涂账。要真正理清楚一个食堂的运作到底是如何进行的,他需要的监理成本要比去监理一座大桥或者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工程更加高,所以对于一个食堂的运作成本而言,总体上无论在任何的社会里,都会是一个相对的空洞。

我并不是说这些食堂的管理人员或者说小学的校长天然就是腐败分子,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人性的这种真实的面对诱惑的反映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体谅。我想到过去农民都有一句俗话,在当年大跃进、文革的时候,大家都开玩笑说社员每天七两粮,走路要扶墙、干部七两粮,养猪又养羊。就是说谁掌握了食堂,或者过日子的掌握了财政,如果没有一个恰当的监督,这种隐性的腐败是必然的产物。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靠道德的指责、靠网友的声讨在一、两个地方也许能抓出一、两个所谓的蛀虫,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这让我想起去年我在美国调研美国的营养午餐计划,美国的营养午餐计划是针对那些孤独的老年人,如何让他们解决午餐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吃,提高午餐时候的交流,同时也改善他们营养。美国做的好的地方是由政府发起,民间参与,由餐厅进行竞标,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去监督营养午餐究竟食堂的运作成本有多高,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给这些参与者以选择的机会,可以由很多组织来运作,让这些孩子和家长也在其中有一定的投入,哪怕只投入五毛钱,使他可以有一个自觉的参与,同时对伙食的质量提出满意或者不满意。由食堂经营者来进行竞争的时候,调动这些企业的热情,在我们所要求的标准之内,如何能够恰当的搭配,减少你的运行成本,这样可以起到三方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

这也是对今天国家要拿出160个亿来补贴这些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能过分的要求,在涉及这个项目中间完全没有任何的利益集团从中间获利,一个民主的社会就要尊重这个社会,大家都有正当获利的权利,但是通过一个多方博弈并且把这个制度竞争摆在台面上的机制,我们可以使得社会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者提高他们的福利,但又避免垄断和暗箱操作。而避免目前这样完全自上而上或者从互联网以爱心发起的160亿的资源,也许会存在进入一个黑洞得不到监督的使用其中所蕴涵的道德风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