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事件”后,18大常委的竞争表面平静,实质则暗涌不断。在这种敏感的时机,高层一丝的风吹草动都是别有用意。
中共中央机关《人民日报》4月5日盛赞上海转型发展“静水深流”,在改革开放中走在前列的上海,又一次站到了历史潮头。值此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的敏感阶段,在连发两篇评论员文章呼吁统一思想,把握文中求进的总基调之后,中共党报如此盛赞上海显得别有深意,而这种“静水深流”的发展显然与之前重庆的“聒噪一时”模式对比鲜明。
这篇发表于头版头条位置上的文章高度肯定上海转型发展,称赞“改革开放始终走在前列的上海,如今在率先转型的过程中同样高擎起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旗帜。”并将上海的成绩归结于“矢志不渝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在先行先试中把握改革开放机遇。”而这正是中共近来最多强调的。
3月29日、31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连发两篇评论员文章,强调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同在头版出现的《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的评论员文章更显意味深长。
这篇题为《上海转型发展勇争先》的文章中赞扬“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收获了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质变”——经济运行告别高速增长,质量效益显著优化;经济增长告别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产业结构彻底告别二产支撑,服务业成为“绝对主角”,理顺了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文章称,上海转型的势头,让人兴奋。“因为这些指标正是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所追求努力的方向。”
看数据组合,上海GDP增速质量佳、可持续。有一种观点认为,全国没有几个地方能和上海比,经济基础不一样、发展阶段不同,上海的转型只是顺其自然,没什么难度,上海的经验难以借鉴。对此,文章称,上海的确具有一些实现率先转型的优越条件,但最终果断迈出转方式的步伐,同样需要统一思想,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并称,上海进一步明确,“率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在,率先转型是中央赋予上海最大的任务,必须义无反顾地主动把重点转到转型上来,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文章称,想率先,还要敢率先。上海下决心“舍”,减少四个依赖,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这四个需要下决心减少依赖分别是:减少对重化工业增长的依赖、减少对房地产的依赖、减少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和减少对投资拉动的依赖。而上海也在这些方面实现成效,文中数据显示:“十一五”以来,上海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600多个;使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下降,2011年降至5.3%。同时文章称,上海还引导代工企业将产能外迁,腾出空间拓展高端服务业;从根源上抑制投资冲动,进而改变“唯GDP”的取向。文章赞扬“对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准确把握,让上海经济发展悄然发生新的飞跃。”
谈及民生,文章称,尽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但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却始终头脑清醒: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让百姓得到实惠。文章以上海市政府“微博卖菜”助民纾困,称赞“从被动回应到主动对接,政府职责定位的转变使得上海在转型发展中,特别是面对一些重要的选择时,更注重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
与《人民日报》高度赞扬上海相呼应的是,近日,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高调在一次工作会议上讲话提出,实现中央在两会上提出的稳中求进,关键是政治坚定。体现与中央精神的高度一致,同时也使人联想到对薄熙来“离经叛道”的指责。分析人士指出,俞正声作为十八大常委的热门人选,有可能接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职务,在常委中排名第二。俞正声在此刻强调“政治坚定”,显然是一种与中央保持一致、统一思想的坚决表态。而此番党报对于上海转型发展的肯定,显然对于俞正声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薄熙来事件”之后,薄熙来主导的所谓“重庆模式”与中央继续改革开放、科学发展集体共识之间路线之争也被认为是薄去职的重要因素。尽管事前也公开表明拥护中央路线,但以“唱红打黑”为标志的薄熙来,显然与中央的改革开放路线有相左的地方。虽然重庆并非所有做法都与改革开放的政策形成冲突,但是它过去几年的宣传,确实释放了与现今政策不完全同步调的政治信号。分析人士指出,相较于重庆的“折腾”,显然中央更愿意看到的是上海这样的“静水深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盛赞上海的文章,对于其主政者市委主机俞正声以及市长韩正颇为吝惜笔墨,更多的是强调“上海市领导表示”、“上海市达成共识”这样的表述。如,“‘民生优先’,上海更强调政府的责任。‘民生改善,是百姓的期盼,更是政府的责任。政府不应再被动回应老百姓需求,而要主动对接民生需要。’上海市领导表示”。“‘上海转型中的问题,往往是全国还没有遇到的,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运用,甚至上海以往引以为豪的创新举措也失去效果,只有依靠创新来破解。’上海市达成共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