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上网很少与人吵架,但前两天一条微博惨遭一些年轻网友——主要是在校大学生的拍砖甚至辱骂,心中略略有些悲凉。
事情源于一所名牌大学传播学专业的某位学生一封工作函件。这位女生在新浪微博上@ 了著名演员姚晨,她如此对姚晨说:“姚晨你好,我是某某大学2011级新闻学学生。我的新闻采访老师要求我们完成一个名人采访。我很欣赏你,所以想对你进行一个一个半小时的采访。”对此请求,姚晨表示接受。但我发微博认为如此表述不妥,首先是采访请求起码要称对方为“您”而非你;其次一位晚辈对年长者说“欣赏”太不合适,而应当是“敬佩”、“钦佩”或“敬仰”,哪怕是说“喜欢”,“欣赏”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司对下属。
谁知这个微博发出来了,几乎像捅了个马蜂窝,许多年轻的网友与我争辩,说我“迂腐”“保守”还算客气的了,有些人直接指责我“不知道自己轻重”,“好为人师”,“维护等级秩序”等等。
说实话,我真没想到一个好心的提醒引来这么大的反弹,于是我试着和这些表示反对的人进行交流。我发现他们多数不是故意不讲人际交往的起码礼节,而是不知道何谓起码礼节。一些人和我争辩说: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是平等的,采访者没必要表示低人一等。我对他说,你去求别人办事,对人表示尊重是做人的起码常识,不涉及人格的高低。还有人举例说当初季羡林先生当北大副校长时,还给新生看行李。我说这和姚晨接受采访一样,是作为年长者的高风亮节,但晚辈不能因此就有不需要讲礼节的理由。更有人说,姚晨作为一个娱乐明星,没必要对其表示尊称。我回应说这种说法恰好表明心中有尊卑贵贱之分,去采访一个人哪怕是街头的流浪汉,也应对被采访者表示尊重。也有人说,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讲究那么多繁文缛节干什么?我反问他,衣服主要用来保暖挡风,但为什么还要在服装的颜色和式样上花功夫?语言和衣服一样,需要讲究美与雅。
这看起来是小事,其实反映了我们当下教育中一个大问题,即在教授专业知识之外,缺乏对学生起码的人际交往的教育—–这些教育本来在家庭和幼儿园就应该完成。以新闻传媒专业为例,许多院系重视对学生采访与新闻产品后期制作的技术训练,却忽视了教导学生如何写好一份采访请求或约稿信。这些年来,不少媒体的编辑向我约稿,收到的约稿信中许多如那位请求采访姚晨的女同学那样,干巴巴如布置作业那样,希望我给他供稿。虽然我知道这是缺乏相关方面的教育所致,不以为忤。如果偶尔接到一封雅驯而有礼的约稿信函,如“钦佩先生道德文章,恳请先生拨冗赐稿”之类,心里很舒服——当然知道这是戴高帽。但因此更乐意为之写稿,并往往与编辑能建立起友好的个人关系。
我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多数人希望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别人尊重,那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当然如何算得上尊重别人,或许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标准并非统一,但在交流中特别是在工作函件中,学会用敬谦词是最起码的要求。不独日本、韩国这些东方国家,即使强调平等、子呼父名以示亲密的西方,在社会交往中,对外人很讲究使用合适的语言表示尊重。中华古称礼仪之邦,人际交往中的敬谦词丰富而复杂,到今天完全照搬确实不合时宜,但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对基本的敬谦词使用应该有所了解,否则会闹出称对方父亲为“家父”介绍自己妻子为“夫人”的笑话。
如果我是一个新闻传媒专业的教师,在教具体专业知识之前,首先要教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敬谦词写好一封工作函件。这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知识,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会大有助益。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