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 实习生 朱程强) 中央部门预算公布已近尾声,截至昨日,已经有91个部门公布部门预算。公布的部门中,教育部的预算总额依然最高,为1856.7亿元。

  公开内容涵盖5大部分

  今年是中央部委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相较去年和前年,今年各部委预算报告格式较为统一,并将预算表依不同类别细化到款、项。各部门公布的内容涵盖了部委概况,包括主要职能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部门预算表,包括公共预算收支总表、收入表、支出表、财政拨款预算支出表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五张表格;针对五张表格的预算安排情况说明以及名词解释等。

  国税总局保障房支出最高

  从现有数据看,预算总额最高的是教育部,达到1856.7亿元,仅保障房支出就达到42.6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国税总局,达到866.86亿元,但其保障房支出最高,达到45.7亿元。卫生部预算支出总额第三,为801.95亿元,保障房支出为26.25亿元。

  预算支出总额最少的为中国记协,支出总额为3287万元,其中保障房支出506万元。宋庆龄基金会预算支出稍高,总额为4116.9万元,保障房支出168.3万元;中国法学会支出总额5508.6万元,保障房支出最低,为103万元。

  一些核心信息模糊不清

  从此次公布的信息来看,虽然总体上比较统一,但核心信息依然模糊不清。

  各部委对于预算安排情况的解释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同样针对“外交(类)国际组织(款)”预算增加的解释说明,财政部解释为“2012年增设世行普遍投资专项经费”等,指明经费具体去向,而卫生部仅解释为“根据与世界卫生组织等有关国际组织协定,相应增加捐赠支出”,未列明协定名称,较为笼统。

  ■ 对话

  预算公开促政府规范用钱用权

  中央部门预算公开,今年跟往年相比有哪些优点?预算公开是否越细化越好?预算公开的难题在哪里?就此,记者对话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

  多数公众对“三公经费”感兴趣

  新京报:今年的预算公开,你觉得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曾康华:今年公布的时间早,且集中公布。格式比较规范,这说明中央部门预算管理作风在改进。但从核心信息上看,今年和去年比基本没有明显进步,有些内容公众看起来依然模糊不清。

  新京报:公布到什么程度,才是比较好的一个结果?

  曾康华: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对预算公开内容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我为例,做一些学术研究,现有的基础数据,已很能反映问题。但一些人可能对某个领域的数据感兴趣,则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撑。对绝大多数公众而言,可能对“三公经费”、会议费等更感兴趣。

  公开“每一笔开支”不现实

  新京报:公众一直呼吁,预算越细化越好,最好能说明每一笔开支的来龙去脉。

  曾康华: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要求并不现实。比如,我想知道某领导每年在公务接待方面花了多少钱。如果这个领导带着几名员工出去请客吃饭花了三万元,这怎么算?是每个人平均?还是都算领导的花销?

  新京报:之前北京的预算公开,就比较详细。

  曾康华:是的,北京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但还有改进完善空间。比如有的部门动辄上千项的信息,没有进行分类,公众看起来头晕眼花。

  预算公开管理成本也须考虑

  新京报:你觉得现在预算公开的难题在哪里?

  曾康华:从主观上说,每个人都不会愿意把自己的收入支出给大家看,政府部门也一样。从客观上讲,信息公开也有成本,甚至有一些涉及国家安全不适宜公开。

  新京报:你觉得现有公开能起到监督的效果吗?

  曾康华:公开本身就是公众监督的结果。社会民众的监督愿望强烈,促使政府公布财政信息。这几年国家部委和北京,预算公开的步子还是走得比较快的,我们要看到这个进步。

  同时,从“三公经费”也能看出公众监督的意义。此前一直说这方面费用非常不合理,但从公开这几年来看,“三公经费”的增幅很小,这说明监督作用起到了,促进了政府规范用钱和用权。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Loading…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