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印度为何如此暗淡?以下是6个原因:一、混乱的政治;二、资本市场好坏参半;三、对跨境交易征税受抵制;四、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极不确定;五、几大行业的情况极为丑陋;六、印度企业继续使世界眼花缭乱。

原文:Why So Gloomy, India?
发表:2012年4月27日
作者:Evan Feigenbaum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Inline image 2

印度的经济前景开始听起来有些暗淡,但它肯定不全是坏消息。

在《纽约时报》关于印度的博客”印度墨水”中,有一篇对万事达卡总裁、美国—印度商务委员会新任主席阿贾伊·邦加非常棒的采访。在人们对印度市场只感觉暗淡的这样一个时刻,这篇文章引人注目。

印度为何如此暗淡?以下是6个原因:

首先,印度混乱的政治,从企业的角度看,阻碍了重大改革。在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的领导下,税收、养老金和外国直接投资改革没取得多少进展。随着全国和地区的主要党派争吵不休,许多事情都被搁置在议会。

其次,资本市场传来的消息也是好坏参半。2011年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多于2010年同期,但孟买的SENSEX股票指数在主要市场中是2011年全世界表现最差的。更重要的是,在出现财政问题时,卢比一直是亚洲表现最差的货币,包括印度的经常项目赤字以及对资本流动的持续关注。标准普尔公司最近扬言要下调印度的信用级别--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称该威胁为”适时的警告”。

第三,印度拟议中对跨境交易征税的、有追溯力的法律遭到了世界各国的嘲笑。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贸易组织扬言要因此而撤出在印度的投资。阿贾伊·邦加是这样谈论这件事情的:可追溯地征收这样一种关税会”使企业和商业陷入混乱。对所发生的事情作出明智预测的能力对任何企业模式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对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极不确定。一度野心勃勃的印度2011年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到了6.1%,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慢速度。

第五,几大行业的情况极为丑陋(而且变得越来越丑陋),包括电力、矿业、电信、石油和天然气、保险以及航空业。

最后,印度企业继续使世界眼花缭乱,但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他们对他们自己国家的投资环境很是怀疑。以下述不祥数字为例:2011年底,印度人在此前一年对境外企业的投资额超过了外国人对印度的投资额。以下是来自美联社的另一个用来对比的数字:”2008年,印度接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330亿美元)是印度人对境外企业投资额的两倍。”到2010年,情况发生了逆转:印度人对海外的投资达到了400亿美元--是外国人对印度投资的两倍。该趋势2011年延续了下来。

黯淡的这一特殊源头有很大关系。具有全球野心的印度大企业现在高踞世界舞台之上。近年来,无论是高调还是低调的兼并和收购,它们都参与其中。例如,印度《经济时报》指出,印度企业(既有上市企业也有未上市企业)从2000年到2012年4月宣布了1995宗海外收购案,包括一宗涉及金额近1160亿美元的投资。

但公司化印度需要在印度也发挥示范作用。坦率地说,投资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从印度最杰出商界精英之一贾姆希德·戈德雷杰的言论中读到下述令人沮丧的引语,难道不是不祥的征兆吗?戈德雷杰告诉美联社记者:”如果在印度你是一名诚实的商人,无论你想开始做任何事情,都是十分困难的……公司都想在其资本能得到最充分、最有效利用的地方经营。”

这话的主要意思?印度有太多的黑暗面,而且大多数黑暗面似乎都源自印度本身。

不过,从我的角度看,至少,用一种近代史感来调节所有这些黑暗面,这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印度20年来呈现出的积极一面一直都令人惊诧。它依然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印度证明了一件事:至少,在一个国家,你还能在不实行大规模改革的情况下取得长足发展。

其次,即使不实行咄咄逼人的改革,更大的预见性仍然大有帮助。邦加在接受”印度墨水”采访时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他说:”改革是需要的,而且人人都需要它。问题是政治及其强制性……(但)我们有什么资格谈论印度政治,看一看美国政治吧。政治并不总能让改革以企业希望看到的方式进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谈一谈印度的领导层。印度近期实行的政策让投资者(而且不只是美国的投资者)深感困惑。”

当然,若能实行大胆的改革,那是最好的,但仍有提高预见性、稳定性和透明度的空间,尽管印度急躁的政治显然不可能在2014年的下一次大选前平静下来。

第三,印度最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在各邦,而不是联邦一级。现实情况是,公司和投资者在对企业友好的各邦有更多机会。这些邦不像新德里那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受政府的控制较少。

印度宪法以深远且有效的方式在新德里和各邦之间分配司法权。中央拥有管辖金融、国防、贸易、电信、对外投资政策和一些基础设施的权力。但各邦在对印度的投资气候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也拥有广泛的权力,特别是在电力、农业、土地、国内投资和维持治安方面。

各邦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它们自己命运的主人。在一些地方,强大的管理者和精明能干的首席部长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这些成就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最终,它们对投资也应该是有益的。

这也是事实:管理有方会变成政治明智。事实上,虽然印度是世界民主国家中”反当权者”比率最高的,但现在有迹象表明这一趋势正在减缓。在邦一级尤其如此:成功提高了管理水平的邦政府,例如,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一直掌控着权力。

(Evan Feigenbaum为外交关系学会东亚、中亚、南亚问题兼职高级研究员。他的博客是Asia Unbound,本文原发于其博客。)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