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展示了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有味中国和一个有毒中国。你选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中国现在离你站得更近。”

民以食为天。5月14日上午10点18分,新浪微博认证为纪录片制作者的陈晓卿贴出的一条微博火速引起转发狂潮。跟通常的传播规律不同,这条微博与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无关,陈晓卿只是对最新制作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做了简单推荐,并附上一幅宣传海报,希望网友“今晚没事都看看吧”,因为“不难看”。

当晚22:30,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节目播出之后不久,伴随着陈晓卿微博转发量的急剧飙升,《舌尖上的中国》一跃登上新浪热门话题榜和热搜榜的第一名,并在后者的位置上直到5月19日都牢牢占住并未旁落他人。观看过此片的网友们对此评价几乎众口一辞:“太棒了,少有的优秀纪录片”、“毫无疑问的五月最强档”、“何止不难看,简直超好看,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甚至有网友留言称:“《舌尖上的中国》才堪称真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题材片。”

截至5月19日下午17点,陈晓卿的这条微博总计被转发了将近12000余次,而在百度搜索和新浪微博搜索中,所得出的结果则分别以十万和百万单位为计。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播出之后,平面媒体也从网络传播的火速中嗅到了新闻价值的味道:新京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的等全国重量级的都市报媒体,也对此片从网络上收获到的好评如潮争相进行了传播报道。该系列纪录片19日前已经播出了前四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对19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第五集翘首以盼,即便在网络上第五集已经提前“上映”。

在网友的跟帖留言中,一名ID为“ting之微”的网友如此感慨:看了《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了《真相调查》,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无独有偶,几乎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同时,一个由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联合33名志愿者开办的民间食品安全警告网站——”掷出窗外”网——在网络爆红,访问量的突然增加导致其崩溃而该网主要创办人吴恒不得不增加服务器的地步。

5月15日下午,吴恒应约与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几个官员见了面,后者表明了对”掷出窗外”网明确的支持。随后,在上海食药监的官方微博上,发出了一条相关的信息:(上海)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肯定了吴恒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为社会服务的可贵精神,鼓励他继续这项工作,通过这个网站宣传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并表示政府将支持吴恒同学办好网站。

于上线2011年6月17日的“掷出窗外”网,在之前将近1年的时间内并没有受到太大关注,在今年5月初其走然成为“网络奇兵”,一方面与今年来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呈正相关,有害有毒有假食品对日常生活的侵袭扫虐使之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另一方面则依赖于自媒体传播的成熟与发展:2012年4月29日,吴恒向电子杂志《蛮子文摘》官方微博投稿,当天17时45分,名为《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的文章被放在网络上,并公布了其网站“掷出窗外”的网址——此网站用纯粹的人工搜集和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罗列了国内媒体近10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案例相关报道,大约2000多案例。 在此之后的一周之内,“掷出窗外”网有近200万的浏览量,网站排名为中国区第2144名。截至5月19日,在Alexa排名中显示,“掷出窗外”网三月平均排名上升了8193708位。该网首页的《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所创造的新词“易粪相食”,一时间也成为媒体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总结。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半个世纪前的加拿大传媒研究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时能带来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自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证实了这一论断:在信息议题设置中能够自行筛选,同时削减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层级,把信息传播所受的噪音干扰降至最低。”掷出窗外”网的成功就是典型的例子,与《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相比,低成本、新渠道、机动化制作和传播是其特点,这在网络化的时代会越来越明显,并逐渐得到更多受益。当然,在传播效率和效果上,当下中国后者仍然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一样是从食品方面入手,《舌尖上的中国》讲述了一个自然角度、人文角度、传统角度上的中国,而”掷出窗外”网则呈现出一个安全角度、商业角度、现实角度上的中国。以传媒人李普曼关于媒体创造”拟态环境”的理论可以知道:无论媒体以多大篇幅多深程度多广视角对信息进行搜集加以传播,都会造成信息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衰减,从而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还原现实环境。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自媒体,都展示了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有味中国和一个有毒中国。你选哪一个?取决于哪一个中国现在离你站得更近。

(男方暴色,一五一十作者。原文链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7767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