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发生和发展,绝对是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维稳”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更产生的。为什么要“维稳”,因为社会的矛盾太多了,太激烈了,信访部门无法招架了,地方政府对人民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了。还因为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群体上访,等等。“维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全新的“词汇”。
到底该不该维稳,如何维稳。这里当然有一个“疏”与“堵”的问题。就如同治水,是抽刀断流,截水搭坝,还是疏通渠道,引导水流向大海。这里还有一个是真心的为百姓解决问题和困难,还是害怕百姓,避而远之的问题。我们的政府是这样“维稳”的,一是建立维稳机构,层层设防,逐级把关,不允许发生群体性的事件。凡是越级上访的人群,一律及时遣返。并对相关的政府和部门给予罚款的处理。这些组织与机构,这些交通费用,食宿费用,投入的人力与物力,用于“维稳”的开支之大,之多,就可想而知了。那么,钱虽然花了许多,维稳的效果怎样呢?百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支持,问题的官员们没有得到处理,他们是“光脚”的,绝不会怕“穿鞋”的,他们只有命一条,既不怕丢官,又不怕破财,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政府维政府的稳,百姓找百姓的“理”。上访的仍然上访。揭发的仍然揭发,检举的继续检举。相反,问题却越积越多,矛盾却越来越激化,政府的形象却越来越扭曲,公信力却越来越低。而另一方面,稳住了谁呢?当然是那些权贵们,他们安心地贪污腐化,安心地与民争利,安心地挥霍,安心地浪费,安心地故作非为。这就是无奈的现实,这就是维稳的结局。维稳就是要求上下一心,不许可群体上访,不许可集体闹事,不许可扰乱社会秩序,没有威胁时,就尽力地劝解做工作,当然不会给解决问题。一旦事态发展到一定地步,就要使用专政的工具啦,或拘留,或劳教,或判刑。这样,一下子政治就稳定了。政府的目的就达到了。那些贪官污吏们胡作非为的就没有任何障碍了。这些就是维稳的效果,就是维稳的结局。
由对群体事件的压制维稳,连锁到更多的更重大的焦点难点问题上仍然采取维稳的保守做法。其结果无疑都是好了贪官,好了权贵,而吃亏的受苦受难的还是贫民百姓。
都知道“高薪养廉”是一个失败的馊主意,让百姓们白花冤枉钱。但,就是不纠正,还要变本加厉地拿更多的银子去“养廉”。为什么?就是为了“维稳”,就是怕官员们闹事。都知道公开官员们的个人财产是国际惯例,对贪腐是个有效地监督,就是不积极地践行,为什么,就是为了“维稳”;都知道社会的分配不公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略施小计就可以“均贫富”,就是雷声大雨点稀,光喊口号不办实事,为什么,就是为了“维稳”;都知道三公消费的数目已经到了石破天惊的地步,下定决心也很好“攥紧财政的钱袋子”,但就是按部就班地挥霍。人民的钱不花白不花,花了也白花,白花谁不花。为什么,还是为了“维稳”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综上所述,您看看,这维稳究竟是“稳”住了谁,稳乱了谁呢?昭然若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