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用餐通知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场所,制造如此氛围,如何培养高素质学生?

5月29日,网友爆料称,江西一所高校食堂贴告示禁止民工在此用餐,有学生在换餐牌的时候问了缘由,对方解释称农民工在食堂用餐影响卫生。对此,食堂承认张贴禁令,称民工有专属食堂。(5月30日《大江网》)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既然公然的张贴“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通知,这无疑在一定的程度上告诉我们的学生,民工与我们是界限分明的,他们的地位是低下的。显然是对农民工的不尊重和歧视。若学生是在这种氛围下被教育的话,那么学校凭什么来培养一群综合素质高尚的学生呢?

我们不否认,通常在挥汗如雨的建筑工地、在尘土纷飞的马路、在恶臭扑鼻下水道工作的农民工,他们给人一种脏兮兮的形象。但是,若没有他们这种辛勤劳动的精神,我们也就没有条件来享受温室的温暖、风扇带给的清凉。按理来说,民工为学校出力,学校就应当关注他们的饮食。因此,我们在享受的过程中,都要不时的反思一下,谁才是背后真正的奉献者。

谈到农民工的奉献,我想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据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人口经济研究所专家的报告中的一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这支“产业大军”的威力。

报告说,改革开放近30年,劳动力流动对GDP贡献率达21%。同时,报告还说,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已占第二产业的57.6%,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换言之,如果没有农民工,超过一半的饭店要停业,近七成的生产厂家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建不起来。

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那些受歧视的民工们给予这个社会、你、我的奉献,那么我们到底在歧视什么?我们的生活起居都有他们的贡献。

既然他们在你们的眼里,是如此的卑微,为何我们还是需要他们给予呢?这样推理下来,我们是不是比他们更卑微,因为我们是间接被他们养活的。因此,我想问一句“我们到底在歧视谁?”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