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宣布,今天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宣布,今天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十万元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减少250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6月8日《新京报》)
笔者作为一个房奴族,早已被房贷高利息压得掩口喘息,更为央行数年来每次大幅提升房贷利息伤心流泪。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央行三年来首次有点分量的降息,我的“没房一族”朋友们也萌生了“购房欲望”;但让人明显感觉减轻房贷压力和抵达民众购房行动,确实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此次降息虽超越央行预期,但与民意渴盼民生领域降息幅度还很远,足见近三年央行数次大幅度提升贷款利率之猛烈,特别对民生领域杀伤力之深。
近段时间,我国银行都在为暴利“癫狂”。五大银行成为“最赚钱的企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家银行一季度共赚得2107.68亿元,相当于日赚23亿元;银行高管动不动数百万年薪让人胆战心寒;高利息收入成为银行自肥、自弱、自腐的根源。
国际金融专家指出,银行贷款利率越高,越容易束缚、制约国内经济发展,越容易增大银行“婴儿哺乳形态”。而且,银行高息引发社会资金高速回笼银行,更容易加速企业发展“冻僵”。今年我国在各大银行高利息冲击波下,国内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可持续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语境下,央行毫不手软降息,等于给经济增长打了一次“抢救针”。
但笔者以为,此举能否激活经济可持续健康增长,仍然是个未知数。要注意到,经济增长并不都是“硬道理”,有恶性经济增长,也有健康性经济增长。比如银行高贷款利率让银行变得“为富不仁”、“自肥体弱”和经济过热引发通胀就是例证。央行大幅降低银行利率也要凸出侧重,一方面对银行利率利润采取“弹性调控制”,即商业领域根据经济市场行情大起大落进行利息调控;经济过热采取以高息回笼社会资本,经济过冷采取低息给经济发展升温;一方面对民生领域要始终保持最低息利率,比如公益性的扶贫贷款、休养生息信贷、公众购房房贷等都要始终保持最低息利率,保障民生稳步发展;而不该与商业贷款利息同步。
央行此次降息赢得国计民生掌声;但必须看到,商业领域掌声如潮,民生领域掌声零星。央行以此幅度降息刺激房市、拉动经济增长非常有限;应该把购房、扶贫、助学等民生贷款降息幅度更大些,让民众付得起贷款等利息,这才是民意掌声如潮的降息。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