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会,学历就等于能力,企业和单位在招聘时都会在学历上做文章。
据潇湘晨报 6月19日晚,唐骏宣布:“今天正式在公众场合为‘学历门’道歉。”他让在场听众“不要学我”。2010年7月,唐骏被指“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系造假,之后方舟子又称他就读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一家卖文凭的野鸡大学。
自《非你莫属》的“造假门”之后,学历造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连唐骏的学历也造假,这还是让百姓有些吃惊。学历造假现象屡见不鲜,2011年就有中国地质大学洋教授被质疑学术身份造假,5月份还曝出“府谷司法局正副局长学历均造假”,造假现象为何如此猖獗,究竟是什么让那么多人趋之若鹜?
在当下的社会,学历就等于能力,不少企业和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会在学历上做文章,随便一个市级单位,在招聘时都会选择211、985的毕业生,甚至还有非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不得参加应聘,这样的条条框框,将很多有才却没学历的青年拒之门外。在这样的环境下,选择了诚实就会失去好的就业机会,而选择了造假,则可能就会有光明的未来,所以很多人就选择了学历造假。
调查显示,有60%的人认为学历并不等于能力,可现实生活中,门槛的界定依然那么的严厉,这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在古代依靠考试获得功名是名正言顺的, 所以,现在依靠学历来寻求好的职业也是合理的,但是刻板的门槛却是不可取的,就算是在古代也有毛遂自荐的,何况现代文明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了,如果还要依靠固定的学历来选拔人才,恐怕就很不合适了。
人才的选拔对企业很重要,对社会更重要,所以更应该慎之又慎,防止一些人用假学历来骗取岗位,想在根本上抑制学历造假,就应该设定灵活的选拔方式,不能简单的以学历来论英雄,应该给一些学历低的人一个应聘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展现自己能力的平台。在决定是否录用时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之后做的决定要比简单的面试之后更科学。
有了应聘的机会,用能力决定录用与否,那谁还会费劲心思弄假学历呢?这样,学历造假的行业不就可以“歇业”了吗?
注:《大家谈中国》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大家投稿,请把文章发送到:按键 tougao@bbc.co.uk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