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小孩

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是社会敬畏心理失范的一个写照。

近日,有网友称,他学校有一群靠捡垃圾为生的小孩子,经常会在学校楼下捡空水瓶,但有些人把瓶子挂在窗台边逗这些小孩,让他有点气愤。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有网友要求学校先教这些学生怎么做一个有心有情的人。对此,当事学校称,将对涉事学生严肃批评。(6月26日《都市时报》)

眼见此番图景,即使注射麻醉剂,依然无法祛除身心的阵阵痛感。于道德稀薄的时代,一个最该具有慈悲之心为道德添柴的群体,却重演了一番社会惯常的人心冷漠与道德匮乏的场景。更让人气绝的是,戏弄的对象竟还是亟须社会帮助的拾荒小孩。无疑,严肃的批评与教育当事大学生,显然是事件后续发展的应有之义。只不过,凭借着一次“戏弄”,即将当事大学生的道德尺度全部“棒杀”,甚至论及整个大学生的冷漠、道德不存,亦有点上纲上线之虞。

“戏弄”或许缘自无心之失,就算有心,也不能一棒子将人打死,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大学生身心依旧尚未全然成熟,童心未泯一时行出荒唐之举,也当重在教育,而不是无味的过度鞭笞。依我看来,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不在于道德欠缺,而关乎敬畏心理的失范。

有同学称,“可能是闹着玩的吧!”当事同学可能没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到小孩。换言之,即当事大学生“闹着玩”的同时,而忘却了分寸和尺度的把握。我们常说,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譬如开玩笑,应当注意场合、措辞与对象,决不能只凭自身一时的趣味行事,应当再三掂量后果,思量一下对他人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模仿明星唱歌,可以模仿名人的舞姿,但遇见一个跛脚的残疾人时,决不能去模仿人家的走姿。因为,这不仅涉及到他人的人格,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更是自身敬畏心理的底线使然。

更痛心的是,大学生戏弄拾荒小孩,尚且仅是社会敬畏心理失范的一个写照。您看那纷繁的市场,人们逐利的欲望,俨然已熏昏了头脑、蒙昧了理智。层出不穷的食品丑闻,时而“冒泡”的药品问题,娱乐节目的低俗化倾向……脱离法律伦理的轨道背后,都是敬畏心理的失范。不难理解,市场里的失范,源自监管的缺位与制度监管的软绵,以及事后处罚的温柔。那么,大学生的敬畏心理失范呢?则是典型的教育失败。

舆论聚焦后,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党委工作部马副部长表示,“会严查此事,对该班学生严肃批评”。当然,严肃批评既是对当事学生的教育,更是对所有大学生的告诫。只是,教育如何让我们的大学生面对弱势群体的第一反应是怎样倾己之力救济与帮助,如何变更理念,应该才是治本之策。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