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1日,一个名为三沙市的地级市宣告成立,管辖面积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囊括西南中沙三大群岛及周边海域。同时,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西南中沙工委、办事处退出历史。
中国社科院学者李国强称,三沙市会参照内地地级市的建制,“一定会成立公检法和人大。”而此前,中国国防部在记者发布会上,也表示将正在研究按照中国一般地级市的配置,研究成立正师级的三沙市军分区。
根据《南方周末》的报道,三沙建市的设想,缘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从1992年到1996年期间,中共西南中沙工委的第八届书记徐天仁曾数次到国务院和外交部汇报建立三沙市的设想。
西南中沙工委成立于1959年,是县级编制的处级单位,初衷是负责行使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边临海域的主权与管辖权。西南中沙工委作为海南省委的派出机构,地位并不高。当时工委书记一直由西沙水警区政委兼任,徐天仁只是副书记,兼任办事处主任。“我刚去的时候,班子就两个人。”
工委跟办事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行政中心设在西沙的永兴岛。
1988年,中国政府开始在永兴岛兴建机场和码头。地处西沙的永兴岛是到南沙的中转站,由于没有机场,空军在南沙只是象征性存在。
北京为了建设机场投了4个多亿,派了一个工兵师在岛上。加上驻岛的两个师,永兴岛人数最多时达到5000人。西南中沙工委当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管驻岛部队的吃喝拉撒。“每个月都要派船回海南拉一百多头猪过来,一年回一次家。”
1992年9月25日,中国颁布了《领海及毗连区法》,但效果并不明显。徐天仁一行在南海转了13天,投了十个主权碑,看到人家海上油田开发热火朝天,中国一口都没有。
徐天仁去北京汇报时,提出根据国际法规定,一个国家要有效管理宣示主权,首先得有行政管辖权,有固定居民,有经济活动和开发,如果长期不设行政机构,就没有执法权。当时最早提议建市的时候,不叫“三沙”,而是计划以西沙群岛的主岛屿永兴为名,取名“永兴市”。“后来发现湖南有这么一个县,就改成了琼沙,最后又改成了三沙。”徐天仁回忆说,“当时中央派了联合组到海南考察,其中包括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
但由于六四之后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似乎更重视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关系,在南海问题上,中国以防守为主,唯一的强硬表现是1988年的中越南沙海战,中国收复了南海6个岛礁,但并未扩大战事。徐天仁回忆说,“当时外交部一位领导说,缓一缓再说。”
当时中国的远洋能力也相当有限,中国农业部南海渔政局下边的渔政船教导员李德省,上世纪1990年代在南海执行巡航任务。他回忆说,1990年代的中国的渔政船只有300吨位,整个南海最多也就六七艘。
2006年7月,交通部西沙救助基地在永兴岛启用,并派了一艘“南海救111”号救助船。是年12月,中国渔政两艘舰艇开始在西沙群岛常态化巡航。
到了1996年,永兴岛已从小渔村变成基础设施完备的小城镇。 一个县市的雏形正渐渐浮出水面。除了武装部等几个政府部门之外,工委下边还有诸如粮管所、水产公司、邮局、银行等诸多垂直机构。
为了加强对南海争议岛屿的争夺,周边国家一个重要手法就是派遣大量渔船捕鱼。李德省一次审问越南渔民的时候得知,越南政府为了鼓励渔民到南海捕鱼,每艘船给予4000美元补助。
而中国的处罚,“一般都是抓扣没收罚款了事”。抓到越界捕鱼的渔民,都是交给西南中沙工委处理。一开始由武装部负责,后来工委成立了渔政渔监管理站。“抓扣的多了,也不好遣送,所以能赶则赶。”到了2002年,越南成为实际控制南沙群岛岛屿最多的国家。
因此,有中国官员建议,设立一个市来管。“如果有一个市了,侵犯内水就算侵犯我们的领土,就可以给他们判刑。”
2007年11月,海南文昌市的一次党内会议上传出消息,三沙市的成立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一个隶属文昌的县级市。2008年,海南省编办下发《关于西南中沙行政体制调整方案的通知》,参照市县党政机关模式,三沙市设置了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群部、公安局等18个行政职能部门,并设置了图书馆、气象台等二十多个部门和事业单位。在职员工达到330多人。
此后不久,工委书记不再由水警区政委兼任,领导班子也从过去只有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六七个人,这为工委的升级为地级市准备好了组织条件。
2009年3月,中国最大的渔政船“中国渔政311船”抵达永兴岛。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也提高了声调。2010年7月,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随后则发生了震动国际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
李国强认为,中国成立三沙市 “对于进一步加强对南沙群岛行政管辖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