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的很少有人是读懂上海的。如果将她比作一名带着神秘感的摩登女郎,那么她有黑夜和白天两种面貌,她有乖巧酥嗲的声音,也有孟浪叛逆的一面。就像《神女》里面,阮玲玉穿着蜿蜒起伏的旗袍,却弓着背抽烟;也似陈淑芸在白天里素衣翩然,却在夜晚穿吊带裙,脚踩复古凉鞋标志性地嗒嗒声,在阳台一遍遍地吞云吐雾。她在冯喆的身后换裳,犹如这城市,有一天你发现她远不是清晨的豆浆油条那么缓慢,远不是黑板报对面的夹竹桃那样清澈,她其实裹挟着没有边际的欲望、虚浮、欺诈……你终有一天会发现她从单纯,变为妖娆。而所谓的爱是,别人斥责她fickle bitch,而你心疼她在午夜的倦容。但是,当然,你救不了她……

 

 

淮海中路走九遍

——《霞飞路》

 

文/吴燕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这城市满地的纸屑,

风一刮像你的妩媚。

——动力火车

 

 

一.

房产软文写多了,随便一个项目,动辄冠以“城市之心”、“城市精神”的名号,以舒开发商之菊花,固然为了生活所迫,一笑置之,但回头想想,对于什么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心,已然日渐无语。

一直以为,上海人是个乡愁感很淡的群体。一方面上海人不怎么出去,所以很少会谈论到“乡愁”。另一方面,可承载“乡愁”的物质,也相对稀少,因为变化太快了,所以每一种在记忆中都铭刻得不深。

高中时因为不能再坐同校初中的班车,都写过一篇周记抱怨世事无常,还被语文老师大叹“老师理解你的心情”,可如今面对上海那为人称颂的车水马龙、日新月异,也只能姑妄听之。

所以在看到《宅男电台》,有人竟这样去拍摄复兴公园的时候,惊讶了。

从天涯歌女、外白渡桥,到东方明珠、田子坊,世人谈起上海,总是捡拾那些符号。上海滩也好,王家卫也罢,运用自己的想象,扩展了故去的传奇,可王安忆之后,当我们想看一遍故乡,竟只能到力波啤酒的广告片里去找寄托。

因此,那个舍浮华而取道复兴公园的人,必是有着同样过往的。

于是知道了导演程亮,他出过一本书《复兴公园》,鲜绿的封面,一只白色的木马。只有懂复兴公园的人,才能做出这样的封面。

继而知道他是我的中学校友,另有一部片,叫《霞飞路》。

《霞飞路》所言之物,更是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片子就是在我们的母校向明中学取的景,那教室与楼道的气息,那课桌的质感……就连老师的面孔,都是亲眼在课堂上见过的,那训诫的话语,都是亲耳听闻过的。

一直对淮海路有着别样的情感,而这个拍出我心目中复兴公园的人,是否也拍出了我心目中的淮海路呢?便不能不看了。

二.

片子由高三开始,那又是个记忆深刻的梦魇。韩寒、教育制度、高考压力……都倍感亲切。片子总体还是粗糙的,并没有细追向明中学的美,倒是把国泰电影院、淮海路雕塑、陕南村补课这些都涉及了。而这些,又恰是懂淮海中路的人,才会去拍的。

淮海中路是一条极具魅力的马路。也许外人不明白程亮为什么不拍其他马路,而来来回回只在淮海中路。为什么冯喆由西而东追踪女神,路过伊势丹、妇女用品商店,和那座天桥。

我曾经也不懂,在瑞金二路上了7年学,我都不知道瑞金路淮海路口那家店名叫美特斯邦威,可是当北上念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回沪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把淮海中路来回走了一遍。

这就是乡愁吧,是只有在异乡才能明白的东西。

程亮是北影学生,同样该饱受思乡的困扰。片里女神补课提前闪人时,装进书包的最后一本书是《城市季风》,讲京沪双城的文化差异。而“季风”二字本身,也暗指了季风书店,那同样是淮海中路的重要坐标。

后来每次寒暑假回家,我都会去把淮海中路走上很多遍。从146车站,到眼镜店,到食品店、南昌路、三联书店、瑞金路、丰裕生煎、美特斯邦威、屈臣氏、莉莲蛋挞、古今、国泰电影院、巴黎春天、季风书园、太平洋百货,此时连我这种对品牌和购物中心十分不感冒的人,也能这样报下一串,可知此种眷恋之情。

我也曾在中学楼顶的升旗台,俯瞰整个校园。那是高中三年最美好的时光之一。我也曾在夏日的教室里听窗外的蝉鸣,趴在窗口看大株的广玉兰,抑或午饭时间买一两生煎后去季风看书,同样惬意。

所以如果要说,怀念的上海究竟是什么……

是回忆么?是自己的青春么?是熟悉的日子么?是看书时摩挲纸张、吃完蛋挞舔舔手指、是在古今里试内衣、在弄堂面馆里吃辣肉面,以及在食品一店里购置猪肉铺么……

任何其他地方,人民广场、南京路、陆家嘴、徐家汇,要么过于快速,要么过于精致,都不如淮海中路,在写字楼与商场之外,还有闲适的生活感,最喜欢雨后的夏日傍晚,坐环卢湾区的146路公交车,去淮海路走一圈。这座城市,总是肾上腺素太旺,过于喧闹,却很少像此刻那样,兼具丰盛和娴静。

城市之心,还是在于生活。金融区里没有生活,写字楼里没有生活,高科技开发区里没有生活。但是淮海路有。有我无感的商场、我无感的品牌专卖店,有我爱的生煎,我爱的书店 ,我爱的面馆,我爱的磁带店,我爱的公园草坪,我不爱的马列像,我不爱的补课老师家,还有我爱的学校,和我爱的夹竹桃……

三.

霞飞路,淮海路的旧称。给片子取这名字,意蕴也就了然了。

此刻,霞飞路无疑犹如一名女神,使人沉醉和想往。

蔓延开去,霞飞路的意义外延,可以是上海整个城市。

其实真的很少有人是读懂上海的。如果将她比作一名带着神秘感的摩登女郎,那么她有黑夜和白天两种面貌,她有乖巧酥嗲的声音,也有孟浪叛逆的一面。就像《神女》里面,阮玲玉穿着蜿蜒起伏的旗袍,却弓着背抽烟;也似陈淑芸在白天里素衣翩然,却在夜晚穿吊带裙,脚踩复古凉鞋标志性地嗒嗒声,在阳台一遍遍地吞云吐雾。

她在冯喆的身后换裳,犹如这城市,有一天你发现她远不是清晨的豆浆油条那么缓慢,远不是黑板报对面的夹竹桃那样清澈,她其实裹挟着没有边际的欲望、虚浮、欺诈……你终有一天会发现她从单纯,变为妖娆。而所谓的爱是,别人斥责她fickle bitch,而你心疼她在午夜的倦容。但是,当然,你救不了她……

四.

家乡是什么,只有到了异乡才明白。

只有重新回到上海时,才会发现,淮海中路的美,是我所想要的上海的美。丰腴的故土的气味,在此处最为芬芳。

程亮撷取的那些意象,在我这里能达成共鸣。关于对家乡的眷恋、无奈、和疼惜……

如果比起来,可能别人的青春比我疯狂,别人的乡愁比我浓郁,别人的生命体验都比我更具有审美性……

别人想家时有那些个青山绿水,喊一下有无限的回声,有瀑布,有梯田,有大片的麦地和宽阔的蓝天,也有村头扎辫子的姑娘,哦不,应该是扎红头巾的魁梧汉子。

可是我还是会像冯喆一样,在淮海中路走九遍,在国泰电影院门口的人潮中对自己说——可我觉得,没有一个比她好看。

忠孝东路走九遍

穿过陌生人潮搜寻你的脸

有人走的匆忙

有人爱的甜美

谁会在意擦肩而过的心碎

——动力火车

 

(采编:何凌昊;责编:何凌昊)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青春

<摇光>谁是法兰西

<特稿>面对孩子,我们怎样做志愿者


<天璇>当我不在吃的时候我在干什么

<第三十七期·天权>爱似王小波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