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今天出版的《长江日报》的报道,昨晚9点半左右,首先由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新闻发言人潘安军通报灾情,他对着一份书面材料,刚念到“全市因灾伤亡”时,潘安军有一个暂停,并未念出具体数据,随后他继续说“全市因灾人口160.2万人……”
此后,在他的介绍中,不再提及伤亡情况的字眼。进入提问环节,期间,此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记者分别获得一次提问机会, 但当时无人问起目前公众最为关心的此次灾难中的死亡人数,当潘安军回答完政府如何开展善后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安排后,主持人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
会后,记者们纷纷责问获得提问机会的几位记者为什么不当场发问死亡人数。一位记者无奈地说:“事前组织者跟我们沟通过,说这个问题比较尖锐,最后留给凤凰卫视来提。但是,凤凰卫视最后没有获得提问机会,发布会就结束了。”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急了,纷纷站起来,追问最新统计的死亡人数。有位拿着CCTV话筒的女记者大声说:“我看见你(指潘安君)手上拿的材料了,上面写着死亡人数是61人,其中因公殉职5人。”主席台上的几位发言人集体缄默,并迅速退场再无其他回应。
昨天上午,(7月25日)上午,北京市政府“7·21”特大自然灾害善后工作领导小组举行第一次会议,但此次会议,许多媒体被拒之门外,官方的理由是此次会议仅限于北京市宣传部通知的媒体。
当天下午,北京市属的《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常务副市长、“7·21”特大自然灾害善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士祥在会上介绍了此次水灾的善后抢修工 作,并表示,将“适时”公布因灾死亡和失踪人员消息。几天前,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也曾对外表示,“因灾死亡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为何在当晚的发布会上,已经写到了新闻发言人稿子上的数据仍不予公布,自然引起了网民的许多不满。
今天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版《人民日报》也就此发出了异议,该报刊发了该报评论员范正伟的评论《伤亡人数不是敏感话题》(网络转载标题)。
文章说,与公民个体的信息披露不同,政府的甄别汇总有一个过程;与网络的随机发布不同,政府的数据发布也有一套程序。但就死伤人数来说,是否可以滚动发布,先报失踪人数,再报死亡人数?从发现死者到确认身份需要一套程序,但是否可以先报死亡人数,再报死者身份?
“信息公开不是一个静态结果,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我们就能更好地保证群众知情权,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支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