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黃港住認為,香港落海膠粒「無毒」,大量魚類會吞食膠粒的機會不大,但魚類如果誤吞膠粒會阻礙魚類消化,對漁業的影響較大。而膠粒墮海屬固體廢物污染,市民自發清理,協助保護水質與海洋生物生存環境,當然應記一功。

文/周澄

是次「膠災」經媒體與網上平台得到廣泛關注,吸引市民自發前往各大海灘清理膠粒。普遍市民都對政府延誤公佈消息感到不滿,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天視察現場時亦承認過去一星期較著重打撈工作致通報不足。

官方發放消息落後於民間,不免令市民擔憂膠災會否引起食物安全,雖然衛生署幾日已多次強調膠料無毒,但民間有說法指聚丙烯會吸收海中毒素,魚類吞食後會影響食用安全。究竟有毒還是無毒?

陽光時務訪問曾於去年塑化劑污染食品事件期間,協助公眾了解塑化劑風險的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黃港住,解答市民的「膠災」憂慮。

浸會大學生物系系主任黃港住

黃 教授指出,政府強調膠粒「無毒」的說法無誤。對於「聚丙烯會吸收海中毒素」的說法,他估計這說法是混淆了聚丙炳膠粒與「熔噴聚丙烯」,並以「麵粉和麵包」 作比喻:兩者雖然以同樣物質組成,但「熔噴聚丙烯」經工業加工,製成品質感似海綿,能成為著體吸收化學物,被廣泛用於清理洩露於海中的污染物,例如油污。 而是次「膠災」所涉及的聚丙烯呈細小珠狀,相信是原材料而非上述的「熔噴聚丙烯」,並無吸收化學物能力。

黃教授又表示,認為大量魚類會吞食膠粒的機會不大,即使最壞情況有魚類誤吞,該種聚丙烯原材料亦有別於一般的海洋污染物(如孔雀石綠),膠粒只是以實體形式進入食物鏈,而非直接被生物吸收,市民食用時只須留意魚腸內有沒有膠粒。

不過他同時補充:「魚類誤吞膠粒後難以排出體外,會留在腸道阻礙魚類消化,影響魚類生長,對漁業的影響較大」。

雖然暫時釋除了膠粒有毒的憂慮,但大批膠粒墮海,亦是固體廢物污染,市民自發清理,協助保護水質與海洋生物生存環境,當然應記一功。不知道膠災一役,會否啟發更多市民關注海域污染?

南丫島「膠災」情況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