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进入专题
社会建设   
陆学艺进入专栏)  

  
  ·编者按·
  如果将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作为中国新世纪新阶段的起始,那么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已经十年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陆学艺指出,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经济指标超前完成,社会指标不光是没有完成,有几个指标还是倒退的。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得搞社会建设,而要调整社会结构必须通过社会建设来实现。”
  陆学艺认为,“下一步应该像中央2004年提出来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一部分,社会管理实践也可以称之为社会建设。了解社会建设的总体情况,对推进具体实践是有益的。所以,我给大家宏观地介绍一下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形势。主要讲五个问题。第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第二,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第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第四,社会建设的三个阶段;第五,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认识和提法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
  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有“新世纪新阶段”的提法,从中央到学者都讲了很多。新阶段主要是什么?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中央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几种提法
  最早提出来是2002年,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这些提法,会议文件指出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加强党的建设、队伍的建设。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历史起点上。”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总结得最好,“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关于总的形势,这次会上讲得比较具体。
  2007年,十七大主要是讲“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要“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2010年中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时期
  学界对于新阶段也有一些看法。中国社科院编的《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总报告(2012年)提到,“中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也有学者提出,今天中国又面临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个人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历史起点”,在我看就是“新的历史转折点”,也可以称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个判断比较具体。2010年这个“点”非常特殊,为什么是这样可以研究,我讲几点看法。
  第一,2010年,中国实现了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工业化国家的三条重要标准,中国都已实现。什么叫工业化社会?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不讲三次产业,工农业总产值里面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农业总产值,就是工业化社会。现在看,如果按照那个标准,我们1958年就实现了,实际上我们1958年还不是真正的工业化。别说1958年,1978年都不行,1998年也不完整。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国家从农业国家转为工业化国家,至少要有三条标准。第一条标准,三个产业中,二、三产业要超过农业,现在各省市都差不多达到。第二条标准,在就业结构里面,二、三产业就业劳动力要超过农业劳动力,这是1997年实现的,达到50.1%。第三条标准,在城乡结构里面,城市常住人口要超过农村的常住人口,这是2010年年底才实现的。
  2010年11月1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达到49.7%,2010年人口应该是到12月底统计为准,差的0.3个百分点2010年年底就达到了。所以,真正的工业化,别看北京等发达地区早实现了,但是到中西部去看,如到云南、贵州去看,可能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工业化。但是总体来说,2010年,我们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标准,这三条标准都实现了。
  第二,2010年,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2010年对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做统计分析。它定一个标准,人均GDP1006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7-3975美元是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976-12275美元之间,是上中等收入国家,我们2010年人均GDP达到4429美元,所以中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12276美元以上叫高收入国家。但是,高收入国家不一定是现代化国家,有些石油国家很落后,但是它的经济收入已经达到这个水平。
  第三,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按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来统计,中国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总量连续超过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日本。2000年以前一直是第八、第九位,到2010年后,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站在新的起点上,2010年就是一个点。为什么以上说的三点都在2010年发生,或者是在2010年前后发生?这是值得研究的。我赞成前面学者讲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也就是处在一个转折点,是一个转折时期,可以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来概括。光讲“新阶段”,这个“新阶段”是相对的,总还有“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具体指什么?我觉得新时期的特点是处于一个历史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有一些特征,在时间上是2010年前后。转折时期的特征还包括,整个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特别是国内形势,有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应对这个变化。我们已经实行若干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到了这个阶段,是不是应该按照十二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的,今后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还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社会建设作为战略重点,突出出来。
  (三)新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社会总体形势
  关于当前社会的总体形势,中央已经提出“四大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北京的社会学界对形势有一些共识,有四句话。
  第一句话,经济形势很好。当然今年有一些特殊,同时也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问题,但经济形势还是很好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不像有些经济学家说得那么差,到了什么危机或者拐点了。我说的“转折点”跟这个“拐点”不是一回事。可以预言,今年中国农业肯定大丰收。今年美国干旱少雨,俄罗斯也不好,雨下到中国来了,下到中国最需要雨的地方——东北、西北、华北。北京的密云水库已经旱了13年,1998年把水放了,到今年以前没有涨起来,今年涨起来了。下的这些雨,那都是钱,都是粮食。
  中国农业丰收是肯定的。我估计,今年的粮食至少增加三百亿斤,就是1500万吨。在国际粮食短缺的时候,中国的粮食至少是丰收的,九连增也是肯定的。增长多少?我估计是三百亿斤,可能还要多。这样的形势,最简单的概括就是“经济保7争8”。现在快到十八大了,快到年底了,农业肯定丰收,经济保7是不会有问题的。
  有一个日本学者私下问我中国经济怎么样,在报上他们看到中国要“硬着陆”了,或者是要出现经济危机了。我说,你看到的是一些地区的情况,但是中国太大,光看一点不行。首先,东部一些地区比如广东、浙江、江苏这些地方今年出口压力很大,但是总的经济不是太差。中国百强县第一的昆山,今年还是保持在5%~6%的增长速度,比以往差了。但是这一个县的GDP2400亿元,财政收入接近600亿元,比西部一个省都好,今年只是增长没像以往那么多。前天晚上,晋江的宣传部长来了,我问他怎么样,这是全国的前十名,他说基本上还能稳住,那就不错了。晋江共一百多万人,有一百多个名牌,比如,九牧王、七匹狼、安踏,都不得了,一个县级市上市公司有33个,就可以看到它的实力了,今年它也没有报上说得那么不好,基本上还是稳住了。其次,光看东部不行,现在中部、西部发展还是两位数。前几天成都的人和我说,今年起码能保证13%~14%,中国要看全部的形势,应该这样看。
  第二句话,政治基本稳定。今年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世界各地,包括我们周边的国家,都在搞选举。我们下个月也要选。美国现在还不知道,中国的政治基本稳定,不会有太大事,虽然今年发生了一点问题,但大局没有事,基本稳定。
  第三句话,文化繁而未荣。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文化“繁”是“繁”了,但是“繁”而未“荣”。
  第四句话,社会矛盾凸显。这句话关于社会建设,是中央的原话。我们现在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战略机遇期还在;另一方面,社会还处在调整时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社会冲突多发、频发,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时期的战略任务是推进社会建设
  
  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全面小康一样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理想。怎么来实现?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来实现,所以,我认为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应该是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
  (一)关于新时期战略任务有三种主张
  新时期,在经济社会不协调、不平衡的情况下,我们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到底是什么?现在有三种主张。
  第一种主张,是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抓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了,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解决。中西部第一线领导干部大多是这种主张。全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000多美元了,中西部现在有的地区2000美元都不到,有些县市连工资开支都很难维持,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是个别地方,但总体来说,全国应该怎么办?
  第二种主张,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政治建设。这种主张在北京的干部里面也比较多。第三种主张,下一步的战略任务、战略重点应该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这种主张认为抓紧搞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二)把社会建设作为新时期战略任务的四点理由
  我认为,下一步应该像中央2004年提出来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2006年,中央召开专门会议,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后来十七大还专门讲了,要抓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而且十七大修改党章,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由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改成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国主要是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这叫“三位一体”,到十七大修改党章后,加进了社会建设,变成“四位一体”。所以,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全面小康一样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理想。怎么来实现?要通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来实现,所以,我认为下一步的战略任务应该是加强和推进社会建设。将社会建设作为下一步战略任务,至少有四点理由。
  第一,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小康是2002年十六大提出来的目标,后来统计局和有关方面制定了六大类23个指标,现在看这六大类指标里面,经济指标实现得最快、最好。2002年提出来目标,2004年、2005年制定出标准,现在每年都有监测指标,每年统计局的课题组都在统计监测各地各部门的建设进展情况。
  这六大类里面最好的是经济指标,2011年公布的2010年数据,全面小康已经达到80.1%了,比2002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时间过半,任务完成也过半,这是很好的。但是仔细去看一看公布的数字,比如小康监测的蓝皮书里的数据,2020年的目标人均GDP是达到31400元,2011年的GDP从数据上看已经超过33000元,但是扣除物价指数,还是以2000年的物价指数测算,我们现在是27600元,每年增加2000元,到2013年就可以实现全面小康,按不变价格计算,达到 31400元都没问题。
  但是再往下看关于民生类、文教类的指标就不容乐观了。特别是有几个指标,不光是没有达到,而且有的是倒退的。社会和谐和民主法制类一共七个指标,其中指标是倒退的。2000年的时候城乡差距已经达到了99.(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共 3 页: 1 2 3

进入 陆学艺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建设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