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者”:当我们喜迎十八大

 

 

 

人人喜迎十八大?

 

2012年10月29日,当大学生们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打开电脑登陆人人网,一片耀眼的正红与金黄赫然出现在屏幕上。人民大会堂庄严的背景衬托着学生们的转发、段子、自拍照,显得有些不搭调。

 

 

这是人人网为了跟随十八大的潮流特意设置的主页皮肤。反应快速的用户们立即发状态吐槽:新闻联播没有错,说了人人喜迎十八大,人人真的就喜迎十八大了。

事实上,“喜迎”的潮流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传统的各地大大小小的文艺汇演、媒体的专题报道、各种评选活动和无处不在的标语和横幅,到新颖的摆多米诺骨牌、叠被子……官方媒体以一种迎接重大节日的态度,不遗余力地调动着人们对执政党的热情和感恩之心。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网络,看一看普通人最喜欢发表意见的平台微博和人人网,就会发现人们的想法似乎并不与官方相协调。

@陈骁:坐火车禁止携带菜刀与剪刀,机场安检摸裤裆,打出租车去长安街要填表,封死出租车后窗,大型演唱会活动延期,,大场面电影拍摄延期,禁放气球,禁娱乐性飞行,五环内外地禁行货车,购买遥控飞机要实名,学校不得组织秋游,足底店单间不准关门。——北京喜迎十八大。

@范锋:读懂中国真不容易。有时候公众最关心的大事,官方的新闻可能吝啬到只有一句话;很多大的事件,我们能看到新闻不是事情演化的来龙去脉,而只是一个声色俱厉的官方声明;网络上各种传言和各种辟谣让人都真伪难辨;三五朋友聚会交流最多的话题,网民们称为“斯巴达”。 ….大家都在打着各种哑谜…

@蒲蒲壳陈思羽:斯巴达的调查范围又扩大了//@高晓松:最近歌曲审查空前严格起来,大电视台播出的歌曲不能带有“死”“下”等各种不吉利字眼。刚眼看着一歌手翻唱<死了都要爱>被毙,提醒下同行。

除了抱怨之外,更多的普通网友则仿佛起哄一样,以略带调侃的方式,将“喜迎十八大”变成了一个百搭的后缀:

人人网:莫言获奖了!天啊,诺贝尔奖也推出十八大献礼了!

@5唐精:中央气象台的消息来自扭腰的一股寒流已经来到中国……我们期盼着降温喜迎党的2*9大,我们期待降温让扭腰寒流来的更猛烈些吧。

@我是西蒙周V:【你我的斯巴达】会议期间避免负面,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A 一、关键时刻捍卫老板;二、尖峰时刻包容跟班;三、微妙时刻善待小三。B 一、救灾不露笑脸;二、会议不抽名烟;三、采访不戴名表;四、飞行不惹麻烦;五、上班不会红颜;六、约会不搞群欢;七、消费不留帐单;八、同事之间不能闹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耳濡目染,仍然有很多人、甚至单位,不明白十八大的真实含义,更不想花费时间去了解十八大的主题、任务和意义。这一次,人们仍然延续了对政治话题惯有的回避风格。对他们来说,十八大也许就是一句响亮又遥远的口号。

无论是抱怨、调侃还是弄错对象,普通人对于这个影响国家政治的重大事件的态度,就好像在大街上围观一场露天表演一样:从众、看热闹、居身事外,看了一会儿想起还要上班,转身就走。

柴米油盐,一个会议似乎与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尤其对于党外的人来说。大部分人不太会去关心一个与自己无关的话题:学生们有绩点和即将来临的光棍节;白领们有高高在上的油价和房价;就是那些较为关注公共事件的人们,也难以从PX事件和虐童新闻中分身出来。人们普遍感到的,是一种现实的压力与无助。专注于脚下是明智的,抬头探路不是自己的分内事。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很多人似乎美国的大选更感兴趣,大家表达着对两个候选人老是拿中国问题说事的不满情绪,却忘了另一个即将开始的活动不但要拿中国说事,还要决定它未来十年将要发生的那些事儿。

哈维尔曾讲过一个故事:在苏联统治时期的捷克,一个果蔬店经理在洋葱、胡萝卜的陈列橱窗上贴了一幅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他问道:“他这样做目的何在?他究竟要向人们传送什么信息?他是否对全世界无产者的大联合真的十分热衷?他当真觉得他的热情促使他非得让公众都来了解他的理想不可?他是否真的想过,这个大联合该怎么实现,实现了又怎么样?”对此,哈维尔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我敢断言,大多数商店经理们对于橱窗上标语的意义从来是不会过问的。他们也不会用那样的标语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标语和现实、官方和民间,在十八大的话题上,相离得如此遥远。

同一件事情,主旋律的正面渲染、网络的肆意戏谑、现实的极度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觉像一个精神分裂倾向的人,在极度扭曲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有夸张、有荒诞、有哗众取宠……唯一没有的是真实与坦诚…..

我们为什么只是围观?

在《民主的细节》一书中刘瑜写道:

07年夏天《时代》杂志曾经发表一篇文章“Me Generation”,指出中国当代的年轻人大多注重个体生活,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此文曾经在网上引起一阵讨论,有些年轻人忿忿地指出:“我就是不关心政治怎么了!”我不想说这种在中国普遍存在的论调是“不道德的”,但我想说,它是“不自然的”。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妈妈买菜,爸爸洗菜,姐姐做饭,哥哥洗碗,妹妹扫地,但有一个弟弟却说:“我就是不关心做饭怎么了!”一件事情明明与每个人都有关系,但却非要说它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我只能说,在今天的中国,有太多的制度和文化障碍遮蔽了公共生活的自然状态。

那么,对于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人们为什么怀着围观者心态,而不是像一个参与者一样,积极了解、认真讨论?参考一些学者的观点和现实状况,我们似乎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释:

参与意义何在?

事实上,政治参与热情降低的现象不是中国独有。在世界范围内,成熟的民主国家40年来投票率稳步下跌,基本只有50%~60%。主要原因,是不论哪个国内政党、领导人上台,基本的施政方针并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变化,政策具有稳定性。尽管奥巴马和罗姆尼在电视机前辩论得泾渭分明,但这其中大部分只是为了赢得竞选而故意突显出的差异,一旦上台,只要政治经济形势不变、人们的认知水平和相关理论没有巨大变化,政策就很难有太大变化。选民们在经历过十几年的政治参与后,对此过程已然有一种“看破红尘”的味道。因此,民主选举越成熟,政治参与热情越低。可以说,这是一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后的理性选择。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尽管表现出的现象相同,根源却明显不同。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关心十八大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立刻反问一句:有什么意义吗?

@李诺言:昨夜和一美国人聊天,问到这次美国大选你支持谁?他回答到还是希望奥巴马继续执掌白宫,问及为什么?他又说奥巴马能带来就业率,美国人问我,中国大选,你支持谁?我说中国这不叫大选,这叫换届,中央电视台说是谁,咱们就喜迎欢迎谁!

领导人的提前内定、普通公民的参与无效,使得这场会议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只是一场隔岸观火的演出。有人甚至给它起了个名字——“神仙会议”,意即会议属于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高层们。国家事务离我们似乎太遥远、太模糊,又有什么必要参与其中呢?

还有一类人群,尤其是我们的祖父母一辈,对于这个带领他们摆脱战争和贫困的政党怀着朴素又强烈的感情。尽管认识到社会上存有许多问题,他们仍然相信“上面的人”一定是清廉公明、能够为民做主的。因此他们参与“喜迎”、抒发感情,却同样不会真正关注和理解十八大。

参与动机何在?

1966年,在匈牙利事件十周年的日子里,匈牙利当局采取了草木皆兵的防范态度。然而,全国根本没有发生当局预料的群体事件。而在次年的匈牙利选举中,卡达尔甚至对弥漫的无动于衷的气氛感到失望。

匈牙利人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一部分原因当然是十年前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而另一方面,随着从1959年开始的有限的经济开放政策,市场上的消费品供应变得充足,这就导致了“赶快发财”的实利主义风气在社会各阶层的弥漫。毫无疑问,长期的政治稳定,是“土豆烧牛肉社会主义”,及其进化版本“电冰箱社会主义”、“私人小轿车社会主义”和“度假别墅社会主义”的衍生物。

而同样的情况是否也适用于今日中国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已经能够让很多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而上世纪80年代末改革历程的戛然而止,则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可逾越的障碍。如果实践证明,不参与政治就能过上“幸福生活”,而参与政治却要面临风险,那么,参与的动机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参与人群何在?

中产阶级一直是政治参与的主要力量。托克维尔在对美国的观察时认为,“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往往能够提出全面的政治改革要求,并有能力组织起来呼吁改革……中产阶级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拥护者和支持者。”

然而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产阶级还远没有形成一股稳定而具影响力的力量。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大城市的中产阶级身上,“强政治取向”和“弱政治参与”并存。一方面,这个群体受益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和职业地位,因此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国家发展前景”有强烈的期待;另一方面,这一群体对主流政治宣传话语表现出集体淡漠,对政治身份持“无所谓”态度。并且,高生活压力进一步压缩了中产阶级关注公共话题的精力与时间。

最后,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是,中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中坚作用,是针对民主社会而言的。在非民主国家,这一群体亦无法真正参与到政治活动及决策中去,他们所能发挥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一般社会中公共事务参与的主要人群,在中国被大大减少。

参与习惯何在?

政治参与的习惯是需要社会培养的,然而这种培养机制在中国并不存在,并且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认真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城邦公民的住宅通常十分卑隘,而公共建筑则相当恢弘,人们在广场、剧院、街道上相互熟识,并在那里学会如何关心、参与和讨论城邦事务。与之相比,现代社会则出现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桑内特称之为‘公共人的衰落’——人们渐渐退回到一个远离社会的个人生活圈子中,沉浸在一个关注自我的个人主义状态之中。这其中似乎有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联系:现代人的住所越来越舒适,他们也就越来越倾向于在这里构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而不是去公共空间去寻找自我。”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帕特南在他的著作《独自打保龄》中提到的观点。

有人说,当下流行的微博议政,不是说明了,即使人们躲到自己的个人空间里,还是可以、甚至更好的参与到公共话题中来吗?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微博上的公共话题讨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休闲式的围观而不是认真严肃的参与:微博论政门槛较低,人们利用零碎空闲的排队时间刷刷新闻,随手转发,对于内容并没有怀着认真的态度,这也是网络是谣言时常兴起的原因之一。这种围观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公共事务参与。当然,利用微博认真参与政治的不是没有,但显然不属于一般现象。

意义、动机、人群、习惯,这些的缺失使我们变成了外圈的围观者;而我们所围观的,却是自己的生活。

总结:向着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有赖于人们的参与。如果人们逐渐变成懒散的消费者,而不是积极的公民,那么社会的基石就发生了动摇……对自由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不参与的人们,而不是参与的人们。”每个人所拥有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选择不同牌子电冰箱、洗衣机的自由。

面对一个从某种程度上会决定未来国家走向的事件,无论是手捧鲜花、嘴唱赞歌,还是冷眼相望讽刺戏谑,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公民反应。虽然我们知道,这样的现状已非一日之寒,但我们也并不是就无力改进。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理性地参与到十八大及相关公共事务中去,认识现象、独立思考、积极传播,那么虽然是杯水车薪,也并不是全然没有价值的。天柱虽高,跬步以量。如果我们相信存在一个未来,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怀疑要不要为之努力。

 

 

(编辑:李靖恒 刘迎;责编:张舸)

 

 

您可能也喜欢:


<摇光>围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奇葩之夜——演员,和影响力


<七星百科>第二十二期: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天玑>我的记忆是一座城之八——去远方的第二十九个男人

<七星视点>第二期:有就业率是否就业利?


<七星百科>第二十六期:计划生育制度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