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去年有一個朋友送了我一包非常特殊的禮物,那是一份「MRE」——「Meals, Ready To Eat」的簡稱。但這可不是任何一般的即食食品,「MRE」乃是美軍野戰食品的專有名詞。外裝是一層棕色的鋁箔,必須用刀劃開。內裏則有一份主菜(我手上這一包是燉牛肉),一份蔬菜為主的伴菜,一包餅乾加上一小盒芝士醬,一塊蛋糕,一包朱古力粉飲品,還有一點別的小吃。這包「MRE」你可以在市面購買,大概十幾元美金,有些人會買來當做儲糧,以備不時之需。它的好處之一是保鮮期夠長,第二則是能用冷水煮熟,很適合世界末日的時候躲在地下室裏讓人多活幾天,出來之後正好見識人類文明盡成廢墟之後的景象。
「兵者,凶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的確,戰爭奪人性命,讓別人再也看不到明天,也再吃不到下一口飯,確實是人間至凶,遠比任何傳說中的惡鬼可怕。然而,執行這項可怕任務的軍人卻得想盡辦法餵飽自己,讓自己活命,就像拿破崙所說的:「士兵要靠肚子行軍」。所以,不妨從飲食的角度,把戰爭簡化成一種要令自己繼續吃飯,好使他人再也吃不了東西的行動。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軍事強國總是會在軍隊的飲食問題上費盡心思,投入大量資源。比起平常大家在電視上看得到的炫目軍火,這些不易看見的東西可能更能說明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就拿美軍的「MRE」來說吧,它的主菜口味繁多,除了燉牛肉,還有火腿奄列、肉醬意式餃子、豬排配牙買加醬汁,和火雞肉配薯仔等十餘款花樣,全是美國大兵日常愛吃的東西。必須記住,這是野戰在外,不便回到基地時才吃的伙食。要是情況許可,這些士兵一般都在營地用膳。而營地裏的食堂,俗稱「Chow Hall」,聽起來可不是個教人開胃的地方。但是美軍基地的食堂今天已經變成了綜合性的快餐店,食物選擇比從前多,口味也比從前好,有漢堡和熱狗等尋常垃圾快餐,更有中式雞飯等讓人想像不到的菜式。美國軍人私人閒聊,常有的話題之一,便是比較哪一個軍種那一支部隊的伙食較好。有很多陸軍認為海軍的食堂最好,海軍則以為空軍更棒。
當年美國佔領伊拉克,推倒薩達姆政權之後,過了四、五年,巴格達很多地區的供電系統都還沒有修復,每天限時給電數小時;可是美軍基地的食堂卻早在入侵的頭一個月就已經修得非常完備了。基本上,這不叫食堂,而是一整座food mall,薄餅、炸雞、費城牛肉三文治,甚至亞洲風味專賣店,一個個間隔繞着整座冷氣空調的大房子,把沙漠營地變成美國商場的食物廣場,大概能夠稍解軍人思鄉的腸肚之愁。我甚至在電視上看過他們航空母艦的BBQ派對,直接在甲板上架起一大排鐵灶,大兵就站在灶旁烤牛扒和熱狗。而甲板底下的餐廳二十四小時開放,讓全天候輪班值勤的軍人隨時有東西可吃。不知道是為了宣傳,還是偶一為之的節慶大餐,我居然還在這部紀錄片裏看到他們從廚房端出一盤盤開邊龍蝦尾。
按照許多人的傳統觀念,如此嬌慣的飲食生活只會腐化士兵的作戰能力;只有吃苦耐勞,才能磨煉出銅鐵般的冷血機器。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北韓的軍隊大概就是今日世上其中一支最勇悍的部隊了。大家知道,北韓奉行「先軍政策」,甚麼經濟民生都不重要,惟有國防擺在最前頭;明明人人勒緊褲頭,它還是要傾舉國之力,保證先把軍人餵飽。難怪不少北韓青年最渴望的職業就是從軍,起碼不必捱餓。不過,最近幾年情勢有變,他們的經濟狀況實在太糟,食物真的太過短缺,乃至於連最受重視的軍人竟然也面對了吃的問題。這群吃得很不好很不夠的軍人可會變得更有戰鬥力嗎?根據報道,實況並非如此,有些軍人棄甲歸田,理由就是找不到當兵的理由,反正當兵也不能保證不捱餓。當然,關於北韓的任何消息,我們都只能半信半疑。
根據史書記載,歷史上有些軍隊吃飯的狀況倒是可以確證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奧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禁衞軍。在這個古老帝國仍未成為歐洲病夫,仍然強盛壯大的年代,它的禁衞軍可是出了名的善戰,其編制管理方式之先進,更成了包括英國御林軍在內等西歐各國禁衞軍的靈感來源;可是這些西歐國家卻沒有學到土耳其禁衞軍對吃的重視。他們不止胃口奇佳,能吃會吃,甚至乾脆用廚房裏的職位來命名各個層級的軍階,「燒湯師傅」是高級指揮官,「麵包師傅」可能低級一點,「廚房雜役」則是最底層的小頭目。無論打到那裏,這個威名赫赫的軍團最要緊的大事就是搞好廚房。萬一不慎丟了軍旗,那就和其他軍隊一樣,是必須懲罰的奇恥大辱。但要是丟了連隊裏的煮飯大鍋,那它的指揮官可能就要免職,甚至送命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