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海问题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周边局势稳定和影响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国历来固有领土的南海西沙、南沙,陷入争议中的国土存在问题使南海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复杂、最紧张的水域之一,南海周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缘环境也愈发复杂。我国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南海政策,有利地维护了周边环境的稳定,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一政策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和控制现阶段南海地区的复杂局势。原因在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和南海问题相关各国的现实状况制约了南海问题和平解决的进程,同时基于南海地理区位要素对南海周边国家地缘环境的主客观干涉,让南海问题成为了一个的火药味十足的掐点。南海问题涉及多元利益和跨国机构关联问题,包含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和具有复杂组织机构关联性的”大”周边,南海周边地缘环境是超出地理毗邻的”大”地缘语境,中国的维权、维稳势必要在域内双边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地缘环境、国际多元多边地缘环境等构成的大周边地缘环境下做出战略决策。结合当前新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我国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和确定更能有效解决和控制南海局势的南海政策,争取用一种新思维为南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积极稳妥的解决南海争端。
【关键词】: 地缘语境 南海问题 现实主义 争端干涉 现实机遇期
一、南海问题及发展
南海,即我国对外和外国文献刊物中一般所称”南中国海(the South China Sea)”,南海中有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在内的”南海诸岛”,这其中,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争议最大的就是南沙群岛。
南海北部有珠江、韩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江河注入,东部有台湾岛、黄岩岛、东沙群岛等诸多岛屿,南部有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和由 235 个有名岛屿礁滩构成的南沙群岛,西部有北部湾、泰国湾两大海湾等,南海位居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塞,在政治、经济、战略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南海问题,即指围绕南中国海主权归属及海洋资源开发所产生的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之间的争议:东南亚一些国家否认我国南海U形断续疆界线内领土主权,非法占据部分岛礁并开发海洋资源而引起的相关国家之间的主权争议问题。其实质以及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以越南为首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否认我国对南海九段线内的岛屿主权,进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南海海底资源。
归纳起来,南海争议的核心问题有两个:南沙岛礁的领土主权争议和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开发权归属。其中以领土争议为主,由于领土归属的争议而引发了对海洋资源的侵占掠夺。
在20 世纪 70 年代前,没有任何国家对南海领土主权问题提出过异议,但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南沙群岛问题逐渐复杂化和尖锐化。一方面由于南沙群岛丰富的石油和其它的资源被发现以及重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同时也因为随着世界经济飞跃发展,各国对于石油等资源的需求大量增大。这样,南海这个被探明其石油储量不亚于波斯湾的地方引起了各国的关注。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沙群岛提出领土要求,并先后占领了一些岛屿或者岛礁,同时大举开采石油和天然气。
而这一情况是随着冷战形势的变化而逐渐延展和深入的:
1、冷战中的南海问题特点与各方关系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期的南海问题。该时期南海问题刚形成并初步发展,其特点是东盟国家提出对南海岛礁和海域的主权要求并疯狂占领岛礁。根据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只要拥有岛的主权,就享有以岛为圆心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以相关的东盟国家被利益驱使,继而采用各种手段来进行掠夺。
二战结束后,东盟各国(除越南外)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东盟以敌对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的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对中国的敌对和封锁,处于资本主义阵营的东盟各国盲从于美国,树立强烈的反共产主义立场。美国的激烈反共和中国实行的向苏联”一边倒”政策,加重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而南海问题的出现和早期发展让处于敌对状态的中国与东盟关系雪上加霜,加深了双方的不信任
对于东盟国家提出对南海海域和岛礁主权的行为,中国政府提出抗议并一再声明,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东盟国家对此置若罔闻,并采取了包括疯狂侵占南海岛礁等一系列防范、对抗中国的政策,直接表明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中国与越南、印尼在1950年建交后,都于60年代末关系恶化,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才恢复关系,而中国与马来西亚、菲律宾迟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才建交。
总之,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相互对峙,意识形态不同导致中国与东盟处于极大不信任状态。在影响中国与东盟关系的诸多因素中,南海问题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强化了中国与东盟的不信任关系,也导致了诸多的双边零和博弈。
2、后冷战时期南海问题的特点与东盟关系缓慢正常化
后冷战时期主要指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到90年代末这段时期。在这一阶段,南海问题呈现出如下几方面的新特点。1.东盟在南海问题上日渐抱团以对抗中国。我国于199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南海是中国领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出允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所属领海的各种侵犯行为。针对这一立法,东盟于同年7月以东盟名义发表第一个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东盟关于南海的声续明》,这标志着东盟形成了针对南海问题的共同立场。
对于1995年2月的”美济礁事件”,东盟发表声明,敦促有关各方严格遵守1992年7月通过的《南海问题马尼拉宣言》的精神并表示严正关切,呼吁各方避免造成地区不稳定以及进一步威胁南海和平与安全的各种行动。特别呼吁尽快解决由最近美济礁事件所引发的问题”。
在1995年第一届中国与东盟高官磋商会议上,东盟官员在”美济礁事件”上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中方的不满。1995年7月,钱其琛在东盟与中国外长会议上第一次谈到南海问题,强调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的主权”,并表示在与南海领土争议各方进行谈判时遵守国际法。中方的做法对于东盟国家提出对南海海域和岛 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东盟与中国的矛盾 。1996年5月15日,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日,中国政府也发表了《领海基线声明》,为中国西沙群岛领土提供了明确的基线。针对中国的这一做法,东盟在1996年的东盟地区论坛发表了《主席声明》,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到了南海问题。1997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东盟合作联合声明》,是第一个直接涉及南海问题的联合政治文件 。东盟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和声明,表明东盟已经把南海争端提到了重要地位,旨在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
上世纪90年代,东盟作为整体与中国在南海博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双边博弈也更加激烈。东盟国家运用各手段加强对所占岛礁的控制。越南引进区外大国资本加强南海油气开发,加快推进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和多边化。菲律宾围绕”美济礁事件”在东南亚地区煽动”中国威胁论”,继续实施”卡拉延移民工程”加强对卡拉延群岛的控制,并力图控制黄岩岛 。面对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行为,中国政府一方面以多种形式继续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宣示主权;另一方面,中国始终保持克制态度,以谈判为主,缓和矛盾,建立互信,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相互合作增多,中国与东盟都有使关系正常并进一步发展的强烈愿望。但是,南海问题成为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常化和初步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在很大程度上对双方系产生了严重消极影响。
主要为以下几点:
1. 南海问题加深了东盟对”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忧虑。
2.南海问题增加了中国东盟的不信任关系。
3. 南海问题加剧了中国与东盟的能源竞争与争夺。
二、复杂的南海地缘现实语境
南海问题具有争端类型多、涉及国家多、关联问题多的特点。它不仅涉及岛屿的领土主权、海域及其资源划分、运输进出口通道等的安全,还与国家的政治、军事、战略安全,国际性和地区性政治、经济组织及区域一体化的稳定发展具有息息相通的联系。解决南海问题,中国应在辨析南海海疆地理格局时空分异及其复杂性的基础上,尽早提出综合性、战略性解决方案。本研究基于南海问题的地缘环境要素,从地理区位、地域实体、区际联系的思维角度将南海周边的地缘环境划分为域内争端国家、域外干涉国家、关联组织机构 3 个地理空间结构,基于域内双边争端地缘环境、域外多边干涉地缘环境、关联组织机构交织中的多元多边地缘环境,对相关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下的南海大周边地缘环境作探索分析:
1. 域内争端国家–南海问题的域内双边地缘环境
南海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主要表现为岛屿争端,南海问题的核心是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问题。域内争端国家是指在南中国海范围内,与南海海域具有地理毗邻关系,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南海主权具有争端、争议关系的国家,主要指南海周边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5 个国家。域内争端国家是南海问题的主体国,也是直接决定南海周边地缘环境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国在南海问题的利益立场和争端行为与各自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地理毗邻的南海域内争端国家是我国双边环境下解决南海问题及复杂国际关系环境下解决南海问题的”域内双边争端地缘环境”的主要内容,也是南海大周边地缘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南东面和南面濒临我国南海,海岸线长 3260 多公里,1973 年越南同日本建交,2006年两国关系提升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1995 年 7 月越南与美国建交,同年越南加入东盟,现已与 173个国家建交,并同 20个国际组织及 480 多个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中越边界领土问题包括陆地边界、北部湾划分和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等三方面内容。目前南海问题上,越南是域内争端国家中最为强硬和最为突出的国家,南海问题上,越南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之前的”1977 年声明”来与中国争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出尔反尔对 1956 年越南总理公开承认的”黄沙群岛”、”长沙群岛”中国主权提出主权要求,以所谓的越南大陆架为由抢占万安滩群,甚至擅自占据我国南沙群岛的岛礁来试图抢占更多海底资源、海洋资源。
菲律宾西部濒临中国南海,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海岸线长约 18533公里。菲律宾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迄今已同 126个国家建交;因曾是美国殖民地,两国长期保持密切的盟国关系;因一直是日本最大援助和投资对象、与日本建立了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中菲两国在南沙部分岛礁归属问题上存在分歧。目前,在南海问题上,菲律宾是域内争端国家中比较平和的国家,但也有日趋强硬的趋势。菲律宾以 1956 年一个海航学校的探险活动”发现”为由占据所谓的”无主地”–“卡拉延群岛”,1991、1998 年多次利用美济礁事件把南海问题扩大化,妄图借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等”中间势力”对抗中国。1997 年以来,以黄岩岛在其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为由多次挑起、升级”黄岩岛事件”,进而达到混淆关联海域、争取国际支持和刺激其”军队现代化计划”发展的目的。
马来西亚海岸线总长 4192公里,是域内争端国家中唯一被中国南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的国家。马来西亚系英联邦成员,与英国、新加坡等同为”五国联防”成员,迄今已同 13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因与文莱同文同种同宗教,关系甚为密切;马来西亚与日本具有较为密切的外资往来和贸易伙伴关系。马来西亚与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归属问题存有争议。马来西亚以大陆架为由将安波沙洲、安渡滩、柏礁、卢康暗沙、南海礁、弹丸礁等 12 个岛礁划进其声称范围,并武装占领 5 个岛礁。马来西亚长期以”事实占有、实际控制”来强化其拥有弹丸礁”不容置疑的主权”的国际形象,也多次表现出南海争端国际化的企图。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海岸线长 54716 公里,1967 年同马来西亚参与发起建立东南亚国家联盟,2005 年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年与澳大利亚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6 年同日本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南海争端中,印尼与我国不存在岛礁主权的矛盾,但由于以纳土纳群岛为基线划定的专属经济区与我国的断续疆域线区域有部分重叠,印尼与我国就海洋划界问题存在一些分歧。尽管纳土纳群岛丰富天然气田促使印尼以鼓励移民、军事演习等各种方式来显示主权,但总体上看印尼在南海问题上还是趋向于和平协商、对话谈判的态度。
文莱是域内争端国家中最小的国家,北濒南中国海,海岸线长约 162 公里。文莱独立前长期为英国的保护国,至今两国仍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司法联系。文莱与日本保持密切的经贸合作伙伴关系,因与新加坡货币等值流通,两国联系最为密切。文莱单方面声称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与马来西亚声称的大陆架、我国的传统断续疆域线区域均有部分重叠,在南通礁、南薇滩等礁滩上与中国、马来西亚等产生争议。
2. 域外干涉国家–南海问题的域外多边地缘环境
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的关系、联系是地缘环境中”地”、”缘”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5个域内争端国家,虽然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不同的地位和影响,但都有自己的战略伙伴、贸易伙伴、联防盟国等各种形式的政治经济关联网络,都不同程度地与南海范围之外的国际大国有着密切的要素关联。域内争端国家的这些利益关联套嵌于与中国南海主权和资源的争端争夺之中,形成域外国家干涉介入的多边地缘环境,也是形成南海大周边地缘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问题国家实体分类及国际关联域外干涉国家是指地理上居于南中国海范围之外,却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和与域内争端国家的国际关联,插手或干涉南海问题以图获得相应利益的国家。域外干涉国家是域内争端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固定关联或具有政治关系、经济贸易、军事合作等战略意义的对象,是与南海问题具有重要地缘关联的国家主体,主要指与以上南海争端 5 国具有稳定政治关联、经济军事合作的美国、英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对南海的窥视和对南海争端国家的态度成为南海问题发展态势的关键关联要素,也是南海周边地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问题的域外干涉国家因为与域内争端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组织上的利益联系,成为南海争端问题解决的重要牵制因素,是南海周边地缘环境稳定发展中不可小看的重要力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