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人士李承鹏昨天在北京签售他出版的一本新书,前往的人不少。一名他的反对者在这个过程中打了他的面部一拳,之后发生的事情说法很多。此外另一名他的反对者与他发生“送菜刀”纠纷。此前李承鹏发微博称在成都签售现场被“禁言”,互联网上的议论和争执不断。

李承鹏签售成了微博上的“事件”,一些他的支持者挺他,反对者则称他“炒作”。这次的事情再次显示,中国民间热衷政治的对立人士往往缺乏理性辩论的意愿。我们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谁动手打人都是错误的,这样的行为应依法认定和处理。文明对待与自己持相反政治观点的人,应成为中国民间的共识。

一些批评人士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在微博上,他们的影响力名列前茅。与官方舆论逆着来,这看来助推了他们在互联网上的意见传播。近日一名台湾女演员发表了一系列激烈言论,她在微博上“先禁言又迅速复出”,也成为短时间内微博的“事件”。

所有这一切再次清楚地显示,中国的多元化已成现实。“多元化”这个词现在通常被正面使用,但其实中国社会对它很陌生,很不适应。对多元化究竟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应如何对待它,全社会存在困惑。

我们认为,中国社会需要尽快形成对多元化的稳定态度和共识,政府和民间都需对此作出努力。

我们要看到,社会多元化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一些批评人士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这应是中国新时期社会治理的出发点之一。

批评人士往往以同政府对立的姿态出现,对此中国社会需要有另一个共识,即多元化的目标应是扩大中国的弹性,而不是要塑造一个政治反对派,那将与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直接对立。一些批评人士表示并无那个意思,支持者们也不应把他们朝那个方向推。

对立性已在中国社会内部登陆,但中国社会决不能鼓励它无限成长,而应剥离出它对中国有益的元素,比如体制外的舆论监督等为我所用,对它的其他政治破坏性我们必须警惕,决不可追捧。

在对待多元化的问题上,中国社会空缺的经验需要不断摸索和补足,它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多元化释放绵绵不断的正能量,抑制、消化它的各种负能量。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继续走下去的关键性难点,也是我们未来必须驾轻就熟的领域。如果不是这样,中国或者回到过去,或者走向动荡。

中国今天的国家政治道路坚定不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引导了这个国家的成功。中国所有的新现实都要融进这个大框架,而不能破框而出,另向发展。这应是中国全社会的基本理性,也应是多元化时代各种力量相互磨合后的集体自觉。

由于媒体的发达,中国的“舆论事件”会越来越多,但这不意味着这些事件真的成了中国人注意力的中心。中国人忙什么,期待什么,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有着多渠道的互动,微博只是比较抢眼、但总量并不大的一部分。对这种渠道的多元化,公众也应了然于心。

来源: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