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力建 

据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也因此,那些成为历史胜利者的牛人们在大权在握之后,就开始随心所欲地“书写”自己奉天承运的神话。天朝当然也不例外,我们不妨尝脔一鼎,来看两个例子。一个是所谓解放战争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种说法的用意当然是为了说明自己取胜是代表了人民意愿,是人民的选择。然而揆诸历史,则这种说法并不不靠谱。当时的历史是:1945年8月10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普天同庆。这是百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而且,在抗战期间,以英、美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为先导,百余年来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不平等条约已基本废除,租界已经收回,领事裁判权被废除,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台、澎列岛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在联合国任常任理事国,百年积弱的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五强”之一。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欣喜万分,也不能不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突然高涨,达到多年未有的高度——当时东北老百姓对入关的中央军就“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而对中共军队,则背视作杂牌,并不看好。所以说,战争之初的人心向背,中共并不占上风。事实上,国共争霸,中共之所以能够最后胜出,完全是其背后国际势力博弈的结果,是苏俄对中共的全力支持和美国对国民党的放弃所致,内战初期,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强大的政府军会在有充分美援的情况下被一群住在窑洞里的野蛮人击败。从1942年美国加入战争以后,美国人就不断向中国战区运输物资,到1946年,共有39个师的装备(包括20000多辆各型车辆和100余辆坦克),700多架飞机,近三百艘舰艇被交付给中国政府。400万人构成的中国政府军是经过二战考验的,在有上述现代化装备的支援后完全不可能被一支连重炮都很少的反政府武装击败。到1948年美国诧异地发现情况与想象完全不同而派遣魏德迈使团来华时,已经晚了。根据1948年九月魏德迈提交的报告,中国政府已经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如果不大规模援助,那么它的被颠覆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决策层反复讨论了中国问题,认为继续把赌注下在蒋介石身上是不明智的。经过他们的计算,在军事上要保住政府军的战线,需要再向中国输送至少30个师的装备,2000驾作战飞机和相应的顾问人员,而要实施反击,则援助数量要翻番,即至少60个作战师,4000架作战飞机,而在政治上,为了阻止政府崩溃,必须每月提供1亿美元以维持中国经济。这一解决方案代价极大,风险也极大,就算装备和资金都能及时抵达中国,也不能保证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国政府能够有效地使用它们。但此时美国人仍不认为共产党能够最终夺取政权,他们试图找到一个代替者取代蒋介石以阻止颓势。1948年底美国向中国提供了4亿美元的援助,并且以三成的价格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美国人认为这样的援助规模足以使中国维持状态,直到代替者上台。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1月31日,短短的四个月时间,政府军有173个师被歼灭,在这之后中国政府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它的全部机动兵力,除了长江,没有任何阻止反政府军前进的可能了。1949年三月中国政府试图与反政府武装媾和,美国人支持这一决定,他们已经承认了在对华政策上的失误,现在他们要和苏联人分享这一本该属于美国的国家了。但反政府武装显然不赞同美国的政策,4月21日他们突破长江防线,防线很快全面崩溃,政府军115个师溃散或被歼灭。于是美国人又试图在保持对中国政府控制的情况下接触反政府武装,在遭到断然拒绝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沮丧地承认,他们的对华政策完全失败了,他们丢掉了中国。 因此战后美国检讨,如果美国军队在1949年以前直接介入中国内战,他们绝不可能丢掉中国,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从两年后中美军队在朝鲜的交手中看个明白。

朝鲜战争持续3年,美军以轮换方式共派出44万军队,其伤亡据美国方统计共死亡、失踪54246人。而主要由解放军最精锐的四野组成的志愿军由于装备落后、战术落后,所以整个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官方承认的牺牲人数为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 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 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 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字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 000余人。而外界解密则认为志愿军死伤在70万至100万之间,其中正团以上干部187人、师以上24人、军以上干部6人,包括20军后勤部长喻求清、39军副军长吴国璋、后勤部副政委邱世清、67军代军长李湘、23军副军长饶惠谭、20兵团保卫部长冯建屏、50军副军长蔡正国,被俘人员最后仅1/3回到了国内,创下解放军历史上最惨痛的损失。随着战争的延续,毛泽东对志愿军的歼敌要求也不断降低,只要能一次全歼美军一个整编连即可。实际上,整个战争期间, 志愿军一次歼灭美军一个整编营都很困难,自己却是稍不小心就会整师被歼灭,战争进行到后期,志愿军整个部队普遍弥漫正悲观失望情绪,不想再打下去了。从国际军事界研究、评论和不少美国朝战老兵回忆录来看,他们除了佩服中国军队勇敢、不怕牺牲以外,并没有任何再值得他们称赞的地方。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解放战争的胜利,完全是大国博弈与美国误判的结果,跟“人民的小推车”没有什么关系——在日本侵华其间,沦陷区也有大量老百姓被拉夫,“推着小车”“支前”,可这并不能挽回日军失败的命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毛泽东讲这是“非洲的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据当年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后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周南回忆: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天,中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热烈鼓掌——这大概就是所谓“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的来处。

然而,这种说法却显然是无稽之谈。首先,如果单凭“非洲的兄弟”就足以将新中国“抬进联合国”的话,那新中国从建国不久就不惜人力物力地与“非洲兄弟”拉关系:1958年底,中国与非洲国家陆续建交,建交前几个月开始援助中小型工业项目和农场。1959年到 1960年,中国连续两年粮食减产,整个国家都在勒紧裤带,很多人饿死,但中国还是答应非洲一些国家的要求。1960年,中国援助几内亚10000吨大米,援助刚果5000吨至10000吨小麦和大米。中国向埃及等国提供经济援助,派出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坦赞铁路,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援外项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刚开始向西方大国和苏联求援,被拒绝后才转求中国。虽然中国财力有限,还是承接下来。工程接近尾声时,铁轨告急,中国二话不说,将本国急需的铁轨运去,保证了按时完工。这样倾其所有的例子几乎遍及受援国。中国曾无偿为非洲国家建造了20多座体育场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要想看中国最好的体育建筑,请到非洲去。截至1966年,中国援非金额累计已达4.23亿美元。大饥荒的1961年,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稼祥曾建议:我们实际许诺承担的义务超出了中国的实际承受力。1962年上半年,王稼祥在小范围几次谈了有关意见,毛泽东没有接受。以后,特别是 “文革”中,王稼祥被视为提倡和主张“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者,受到严厉批判,直到1979年才恢复名誉。如果仅凭这些吃人的嘴软的“非洲兄弟”就能把我们抬进联合国,那为何要迟至1971年,中国才加入这个组织?其次,美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如果它行使了否决权,则中国又如何能够如愿?事实上,中国之所以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进入联合国,首先是因为中国毕竟是有七亿人口的世界大国,美国不能不正视这个有庞大人口和悠久文明的国家;其次则是得益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当时,中美都认识到了两国最大的威胁是当时的苏联而不是彼此。我国在那时候的外交策略是“一条线一大片”的策略,而且当时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所有专家和援助在我国边境线上陈兵百万。而当时的美苏之间的冷战还在继续双方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当时双方对准对方大城市的导弹核导弹就有很多枚。这样中美双方就找到了共同点,并开始接触——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秘密访华。周总理在同他会谈中,基辛格就告诉他: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周总理马上告诉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就是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才能顺利加入联合国。

一部中国当代史,充满太多的粉饰和谎言——“人民的推车”与“非洲的兄弟”仅仅是其中之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