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沃茨将自己复制学术论文的行为视作纯粹的善行,是传播知识,但检察官却把他的行为比作使用撬棍入室盗窃主人藏在床垫下的钱。斯沃茨在一篇论文中说,信息就是力量,应该自由分享。这一观点正承受相当重的法律攻击。”

周日下午,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的追思会上,几名到会的学生纪念了周五自杀的科技天才、年仅26岁的阿龙·斯沃茨(Aaron Swartz),一位伟大的编程专家和惊世骇俗的思想者。

他也被当作某种象征被人纪念:一个自由文化运动的英雄。那是一股形形色色的个人与团体汇聚成的力量,既有维基百科(Wikipedia)的供稿人、Flickr的拍照用户、网上教育家,也有像维基解密(WikiLeaks)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 Assange)这样的风云人物,还有像黑客组织Anonymous这样的网络侠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知识变成开放的资源,天下之公器。

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23岁网络程序员本杰明·希托夫(Benjamin Hitov)说,听到斯沃茨的消息后,他哭了。“他是一个榜样。我认为我们所有人都想要像他那样。我们中的大多数不像他那么理想主义,不过我们绝对尊重他的理想主义。”

但美国政府对斯沃茨有截然不同的看法。2011年,他遭到拘捕,被控使用MIT的电脑非法获取网络图书馆Jstor网站数以百万份的学术论文。该网站只为注册用户提供付费的科技和文学期刊服务。

审判定于今年4月举行,斯沃茨可能会面临数百万美元的罚款,以及最高35年的刑期。朋友和家人说,这样的惩罚困扰了他两年,并导致了他的自杀。

在信息是否应当广泛公开的争论中,斯沃茨是一个引爆点。辩论的一方是斯沃茨这样的活动人士,以及“电子前沿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和“自由文化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Free Culture)等倡导团体。另一方则是政府和公司,他们坚称,由于安全和商业原因,某些信息不可公开。

斯沃茨死后,他也成了另一场辩论中的象征性人物。这场辩论的主题是,针对像斯沃茨这种信奉“开放”信息的人的刑事诉讼,政府应当施加多大的力度?

斯沃茨的家人发表的声明中部分谈到了这一点:“阿龙的死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刑事司法系统的产物。这个体制惯用恫吓的手段,刑诉峻急,无所不至。马萨诸塞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官员和MIT管理层的决定都是促成他的死亡的因素。”

周日晚间,MIT校长L·拉斐尔·赖夫(L. Rafael Reif)称,他已经指定著名教授哈尔·埃布尔森(Hal Abelson)“牵头对MIT的卷入此事的情况进行彻底调查,时间跨度从我们2011年秋季首次观察到网络异常活动开始,一直到现在”。他承诺将公开调查报告,并说,“一想到MIT在这起最终酿成悲剧的一系列事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我就感到悲痛。”

MIT的网站周日时不时掉线。学校管理层没有提供解释,不过有黑客宣称是他们所为。

斯沃茨将自己复制学术论文的行为视作纯粹的善行,是传播知识.但检察官却把他的行为比作使用撬棍入室盗窃主人藏在床垫下的钱。周日,出于对斯沃茨家人隐私的尊重,这名女检察官拒绝对他的死亡进行评论。

互联网诞生多年来,如何对待互联网犯罪仍是一个争议性话题。

斯沃茨案中援引的法律是《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而检察官们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来决定要依据该法起诉什么行为,以及如何度量损失。曾担任虚拟犯罪联邦检察官的马克·茨维林格(Marc Zwillinger)说,“在任何一个案件中都存在的问题是,检察官是否主张过多,以及是否将案中被告的真实罪责与引发的损害进行了恰当的权衡。”

2008年,斯沃茨在一篇论文中说,信息就是力量,应该自由分享。这一观点正承受相当重的法律攻击。

斯沃茨是永远的“少年天才”。他常常运用自己的技术,帮助人们更容易地获取信息。他14岁时,与人合作开发了RSS,一种用来传播网络信息的工具。然后,他又与人合办了Reddit社会新闻网站,收益颇丰。现在该网站属于康泰纳仕出版集团(Condé Nast,旗下众多出版物包括《纽约客》、《名利场》、《时尚》等知名杂志——译注)。

但就在那以前,他即开始致力于推动数据信息公开,此后更是为之不懈努力。他的项目中有些颇具影响力,例如互联网档案馆(Internet Archive)、知识共享(Creative Commons)、维基百科和Recap法律文件集。

对于那些他感兴趣的内容,他也启动了一些更传统的项目。他19岁时,自告奋勇把自己喜欢的《异语沟通》杂志(Lingua Franca)的档案上传。这份杂志当时已经停刊。2005年,他打电话给作家里克·波斯坦因(Rick Perlstein),要为其建一个网页,因为他读了该作家的一本书,很喜欢。

斯沃茨在宣言中表明他的观点:“这被称为偷窃或盗版,似乎在道德上,分享知识财富跟劫掠船只屠杀船员一样。但是分享不是不道德的。反而是一种道德义务。只有那些被贪欲蒙蔽心智的人,才会拒绝让朋友复制。”

他说,他们的目标很清楚:“不论信息储存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复制一份,与世界共享。我们的档案馆需要收纳那些版权过期的内容。我们需要购买秘密的数据库,放到网上。我们需要下载科学期刊,把它们上传到文件共享网络。”

然而,甚至斯沃茨的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承认,斯沃茨对免费信息的热情可能已经让他在Jstor下载的路上走得太远。根据政府的诉状,2010年9月,斯沃茨打开了MIT校园的一个电脑线路壁橱。他的脸藏在自行车头盔里,从通气孔里往外窥视,取走了一台他连在那里的电脑。那时,他是哈佛大学学生。而哈佛就在MIT附近。

有些人认为,惩罚他非法闯入可能还有道理,但是控方要把他送进监狱,这很让人气愤。

Jstor拒绝追究,并且在周末发出通知说,斯沃茨“非常有才华,对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都因他的贡献而受益。”

30岁的漫画家迈克尔·麦卡锡(Michael McCarthy)来自普罗维登斯,也参加了MIT的追思会。他说,MIT对不起斯沃茨。他说,“如果MIT这种地方不保护那些为了追求真理与知识而犯点小错误的人,那我们就有很多麻烦了。”

不清楚斯沃茨决定自杀,与即将到来的审判有多大关系。几年前,他在自己的博客“原生思想”中写了自己跟抑郁症作斗争的过程。

11月,他在博客上写了最后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蝙蝠侠》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

他提醒读者说,他要透露影片大结局。在文章结尾,他写道,“就这样,韦恩少爷没有办法了,别无选择,难怪电影以他伪装自杀结局。”

 

 

(Noam Cohen,《纽约时报》记者。Jess Bidgood和Ravi Somaiya对本文有贡献。翻译:黄铮、梁英。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http://cn.nytimes.com),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原文链接:http://cn.nytimes.com/article/science-technology/2013/01/15/c15swartz/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