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危险的可能性是,掌握新媒体话语权的精英群体,其发言在缺乏有效的公共讨论机制的环境中,分析让位于姿态,理性逊色于情绪,甚至受权力裹挟。”

与其他权力形式相比,“话语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种软性权力——它不是强制命令,而是通过议题设置、是非判断、价值取向等多种手段,暗示、诱导、感染、说服,以支配舆论,使人们自愿地按照某种规定的方式去思想和行动。正由于这种权力不易察觉(因而极具迷惑性)且关系到人心向背。在传统媒体年代,话语权一直被国家机构小心控制,是不容有失的宣传阵地。

时代改变了。李开复所言“微博改变一切”或许不无夸张,但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出现确实打破了传统的话语权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话语权不再为国家宣传机关专有,所有个体都可以加入公共舆论空间,形成广义上的“自媒体”,成为话语权的潜在争夺者——微博让话语权结构日趋扁平,政府终于失去垄断人心的可怕权力。

这一变化固然值得欣喜,但话语权垄断的结束远远不意味着微博这个公共空间上等级消失、话语权均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微博让线下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移植”成为网络上的话语权,因此强化了权力的不对等。在新浪微博粉丝超过十万的账号中,几乎清一色是娱乐明星、企业家、资深媒体人等社会精英阶层,他们的微博往往一呼百应。若在传统媒体年代,精英群体的社会影响力或许仅仅局限在其所在的行业,但动辄上百万的微博粉丝让他们的话语权早已超越自身专业,覆盖到其他社会领域。在最近的“央视315晚会”事件中,一些大V在微博上“8点20分发”的丑态让人心寒:这种一呼百应的权力如果不被善用,会给公共空间带来怎样恶劣的影响?

另一个让话语权难以平等的原因是:公共讨论为发言者设置了一系列门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知识储备、信息资源等范畴。一般老百姓很可能没有这样的综合能力就公共事件发表原创性见解,因此更加倾向于顺从具有权威性的“意见领袖”观点。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微博上的“意见领袖”有相当一部分由媒体从业者构成,这一群体的工作性质本身就是对信息作出处理和分析,因此比其他领域的从业者信息资源更丰富,就公共事务发言的成本更低。

既然追求话语权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任务,草根用户在新媒体平台能扮演什么角色呢?要知道,话语权不对等并未直接扼杀公共讨论的可能性。每一个个体都是新媒体的参与者。在理想的公共讨论环境下,个体能够坚持公共讨论的话语伦理和论辩规则,与掌握话语权的意见领袖进行良性互动,营造理性的讨论氛围——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消解权力结构带来的操纵和盲从。

而一个最危险的可能性是,掌握新媒体话语权的精英群体,其发言在缺乏有效的公共讨论机制的环境中,分析让位于姿态,理性逊色于情绪,甚至受权力裹挟。这样一来,在追随者的吹捧和反对者的谩骂的双重浪潮之下,微博会最终沦为一个众声喧哗的名利场。

 

参考文献:

胡舒立等:新媒体与中国转型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gzhc/article_2010070212477.html

许纪霖、唐小兵等:公共舆论的历史、现实与反思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mht/article_2013021877151.html

王秀宁:微博名人的特权悖论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dlpl/whpl/2012/1120/71406.html

祝东力 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2111470978.html

 

(黄海,一五一十周刊编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