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中国解放军空军今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打造一支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空军。中国空军在过去十多年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问题?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军队各兵种实力都有了明显加强。在解放军继续建设陆军的同时,中国将军力发展的优先权赋予了更具战略影响力的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解放军提出,要打赢21 世纪的信息化战争,加强制空权、制海权和战略反打击能力。

在这一方向的指引下,解放军空军正朝着从一支只能提供区域防空,向能够同时投入防御和进攻的多角色现代化空军的方向转变。解放军空军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研发新型战斗机、防空和反导武器系统和增强信息战和自动化指挥系统上。与此同时,解放军空军加强了多用途武器、多角色战机的作战训练,以提高空袭、防空、信息反制、早期预警和侦查、战略机动力和一体化支援等方面的作战能力。

位于华盛顿的国防集团公司(Defense Group, Inc)的资深中国研究员肯尼思•艾伦(Kenneth Allen)说: “毫无疑问,解放军空军的能力正在全面提升。”

1991年的海湾战对中国国防发展具有启蒙意义。从那时起,中国军队的领导人们决定效仿美国,将空军建设成一支像美国那样的战略空军。为此,解放军空军逐渐调整战略方向。艾伦表示:“从2000年以来,我们看到解放军空军朝着从以点到面的区域防御到远程行动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转变,解放军空必须对其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调整,让后勤和支援部门满足这一转变。”

近年来,解放军空军实施了一系列改制措施。空军从07年开始推行“航空兵场站基地化”,也就是把原来一个机场只能保障一、两个机型,向同时能保障多个机种机型转变。

从2012年开始,空军航空兵实行师转旅的改制。这是空军航空兵自1950年以来首次实施师改旅的改制改革。

这种改制的目的是满足现代化空战要求,实现多机种比如歼击机、轰炸机、侦察预警机和电子作战飞机的联合作战。这一转变标志解放军空军朝着建设现代化空军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与改制随之而来的是解放军空军在训练方面的提高和转变。

解放军空军加强了在机动性、海上飞行、空中加油、全天候复杂天气飞行、夜间飞行和不同机种配合与对抗等方面的训练。 以海上飞行为例,在90年代中期以前,解放军空军战机从未在海上飞行。解放军空军的战机在1999年以前都从未飞抵台湾海峡中线。现在,中国空军正越来越频繁的训练飞行员海上低空飞行的能力。

然而,和中国其它兵种一样,尽管解放军空军已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面临严峻挑战。以飞行员飞行小时为例,飞行员的训练时间仍然不足。 “根据我的计算,目前解放军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也就是歼-10、歼-11和歼-7的飞行员每年飞行125小时,除以12的话就是每月10小时,那么你在除以30天的话,每星期能飞上3个小时就算幸运的了,”国防集团公司的艾伦说。

此外,中国空军在不同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演练,比如航空兵和防空导弹部队之间;战斗机进攻、防御多角色转换演练;轰炸机投弹;还有空降部队作战等许多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

但肯尼思•艾伦认为,中国军队的等级制度是制约空军发展的最大阻力。 “解放军有所谓15级的等级制度。拖解放军发展后腿的是军队内部的争权夺势,而不是来自于和台湾、日本或者是与美国交战,症结所在是解放军的等级制度。这是一个文化问题。这会阻碍解放军真正转型成一支具有联合组织结构的军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