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葉七城
「散場見」這欄目名稱,是源於我懷念以前電影完場,觀眾慢慢從暗黑的通道離開戲院時的情況,總會聽到很多對電影的評語。
現在,戲院都開在商場內,散場時沒有推開防煙門,離開戲院,重回現實世界,才算是完整的觀影經驗。
大戲院的時代完結了,紛紛拆卸改建成商場。最近在元朗區工作,那兒曾經有過一條街有三、四間大戲院的風光日子,但原來那些戲院的建築物仍在,仍可看到 80年代五角形的建築特色,有兩面向街的外牆,用來掛上「即日放映」及「下期放映」的油畫式電影廣告牌。
根據熱心網友 Gary的統計,現存的獨立戲院建築物,多數變成了教會。電影可能也是一種宗教。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而言,設備殘舊的戲院(發黃的熒幕、狹窄的座椅 ),被淘汰是遲早的事情。
紅磡區有所舊戲院,多年來門庭冷落,但憑着低廉的票價,一直經營至今,還有投資者接手,近日,該戲院憑五十元票價便可看《Iron Man 3 3D》,再次人山人海,重現昔日盛況。
我對那種可容納幾百人一同看電影的戲院,總有種依依不捨的情意結, 而且電影市道滑落,新媒體的興起,令以前戲院的盛況再不會重現。
最近我在中學教「電影欣賞」課程,經常不厭其煩鼓勵同學多到戲院看電影,現時的年輕人,談到一些他們有興趣的電影,第一個反應是「到網上找找」,已經連看DVD的概念也沒有。下載了的電影,還要儲存在手機,於乘車時看,作為一個老師,很心痛,枉我還在課堂上播《Chacunson Cinema》 —紀念康城電影節六十周年,三十五位導演以「電影院」為題拍攝的短片,我最愛放侯孝賢導演拍荒廢了的台灣電幻戲院那一段,及阿巴斯 ·基阿魯斯達米 (Abbas Kiarostami)在「虛構」的影院內表現「感動」的一刻。
現在新式的戲院,如 The Grand Cinema,和 iSquare及 The One商場裏的戲院,確為觀眾提供更舒適及優雅的環境,讓人專注看戲,令「看電影」這樁事的格調也提高了,不像六七十年代的市井格局。
不過戲院的設備改進了,觀眾的質素卻一天比一天差,取而代之的是發光的手機屏幕及 WhatsApp的訊息提示音。我自少是個流連戲院的影迷,也很懷念從前的觀影經歷,戲院也帶給我不少回憶。我愈來愈偏激,忍受不了其他觀眾的滋擾經常在戲院痛罵缺德的觀眾,卻發現他們不是有意干擾別人,而是連基本的禮貌概念也沒有。可悲。
如欲閱讀《陽光時務週刊》其它精彩內容,請購買/訂閱《陽光時務週刊》。香港、澳門所有 7-11/OK/Vango 便利店、報刊攤,香港誠品書店及其他各大書店均可購買;全台各大書店(金石堂、誠品、何嘉仁、Fnac、敦煌書局、Page One、金玉堂、諾貝爾、墊腳石)網路書店(博客來、讀冊生活)亦有銷售,馬來西亞可在紀伊國(Kinokuniya)、商務書局、大將書行、城邦閲讀花園、Borders(雪隆The Curve, The Garden, Tropicana, 檳城Queensbay Mall)、雜誌連鎖店MyNews.com)購買;您也可透過 www.subisunaffairs.com 訂閱半年/全年/兩年的雜誌,現在訂閱更有機會享受高達五折的優惠。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