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陕西延安洛川县的《环球时报》记者张治龙的父母被车撞伤,他认为肇事者无照驾驶且不管医治,并且交警大队的处理方式也存在不公,因此他联络《华商报》记者王歪,想请其帮助报道。谁知道对方听说他在《环球时报》工作之后,断然拒绝。把两个人关于此事的微博放在一起对照,颇为值得深思。我相信,多年以后,这将是一个写进中国新闻史的经典案例。

多年前刚到美国时,我曾经惊叹美国社会两党政制造成的社会分化和对立。那时的中国社会,还经常被台湾报纸讥笑为「在任何问题上99%的人立场一致」。如今,我们也正从当初的单一意识形态社会转变成一个多元分裂的社会。

也许,《环球时报》的记者、特别是胡锡进,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何自己会被这样对待、为何会有这样的人心向背、为何一份报纸却成为国民公敌?而拒绝为《环球时报》记者提供帮助的《华商报》记者也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对得起记者这个职业?当你呼吁民主的时候,你自己是否够格做一个公民?

以下是微博上的一些观点:

@罗昌平:这个事情上,我会选择帮助《环球时报》 英文版的记者,尽管我可能帮不上任何忙。就好比薄王在任时不遗余力的批判,实名举报刘铁男,但当他们身陷囹圄时,我更多关注他们的基本权利能否得到保障。在这个强大的维稳鼎器面前,一旦不幸,谁都会瞬间成为弱者。不作恶的向善力,可合聚为巨大的推动力。

@连鹏: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父母被车撞伤,以受害者家属身份联系华商报记者被拒。我觉得华商报记者的做法不妥,太意气用事了。当然,网民一边倒骂环球时报,也展示了人心向背。但不得不说:环球时报英文版与中文版有天壤之别,至少客观公正,像一份报纸,而中文版玩的是商业民族主义,煽动民粹,阴暗狭隘。

@五岳散人:看到环球时报英文版的记者因家事求助当地媒体同行遭拒的事儿,不评论谁错谁对,说两个媒体轶事:1、某人求职,简历里有环球时报工作经历,看到面试官疑惑的眼神赶紧说:我不认同他们才走的。2、清华新闻系李希光时代毕业的学生出来,闲聊说起这位仁兄,基本表态“那不是做新闻的,我不是他的学生”。

@舒泰峰:环球时报记者与华商报记者之争反应意识形态之争已延伸到具体生活当中,这事@胡锡进总编有责任,长期做投机之论,却高调装真心,精神分裂,冒天下之大不韪总会付点代价。但我反对漠视环球记者的苦难,一码归一码,我认识许多环球的记者也是真诚的新闻人,不能因老总的错误惩罚其员工,大家都要谋生。

 

torn-chin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