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媒体和公众舆论来说,或许也深知这种空前高涨的热忱并不意味着扬此抑彼,而是中国社会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口与契机:多种新元素汇聚产生了如此别致的舆论场,民间对“夫人外交”表现的强烈饥渴也源自时代发展需求的催生。

 

对中国公众来说,彭丽媛早已家喻户晓。在过去,公众甚至没有怎么议论“歌唱家彭丽媛”的服饰妆扮,关注焦点更多的是她的歌唱功力,也就是说,彭丽媛从来不是一位偶像派明星,而是实力派艺术家。而今天,彭丽媛的衣着打扮、举手投足被前所未有地热议着。这一切,与她拥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相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的夫人,也就是国际社会通称的“第一夫人”。

彭丽媛在多年前的一次访谈中非常坦诚地面对过自己的“明星身份”。在她看来,歌唱家这个行业,当然就是以出名为职业成功标志之一。在她看来,歌唱家艺术家与其他行业的人都是普通人,只是职业特质赋予了这一行业知名度,因此,她坦然受之,不卑不亢。当已经是“名人”的彭丽媛以国家元首夫人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里,这种身份的交叠的确产生了特别的舆论效应,吸引了媒体的高度聚焦。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传播学现象。彭丽媛大概还是会像过去的她那样,了解及理解这种不一样的“待遇”来自不一样的职业特质,而不会成为包袱或压力。

而对媒体和公众舆论来说,或许也深知这种空前高涨的热忱并不意味着扬此抑彼,而是中国社会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口与契机:多种新元素汇聚产生了如此别致的舆论场,民间对“夫人外交”表现的强烈饥渴也源自时代发展需求的催生。虽然是历史的偶然——这一届国家领导人的夫人是一位艺术家,但世界希望看见中国作为“super star”(超级明星)出现在国际舞台,同时,中国社会期待中国形象走出去,与世界潮流融合——这一切,则是历史的必然。即便彭丽媛不是已经成名的“super star”,当她走到这一历史的节点,也极有可能需要深度开拓“夫人外交”舞台。假如她是学者、教师、工程师,也可能以各种方式适应时代的这一吁求,展示第一夫人在外交活动当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和能量。当然,应当承认,彭丽媛知名艺术家身份为充当这一角色提供了更为优厚的条件,值得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

自改革开放确立了中国政府并不排斥全球化的政策导向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国际舆论既有对中国崛起可能威胁他国的忧虑,也有对中国更为积极开放地拥抱世界核心价值的迫切期待。数十年来,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外交能力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方面更是大步前进,但不能不承认,在价值认同和人文融合方面,中国显得谨小慎微,个性化外交更是有待宽松的舆论环境和制度环境提供支持。

有别于外交官作为“组织代言人”、“工作伙伴”的身份,彭丽媛以第一夫人、国家元首“生活伴侣”的形象出现,恰恰呈现了鲜明的个人特质,因应了时代进步的这一崭新要求,因此,舆论热切期盼她在外交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民间政治热忱使然。

有人抱怨媒体过于关注“夫人外交”中的表面元素——如对衣着等时尚话题着墨过多,对彭丽媛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展示得太吝啬,有人则抱怨知识分子赞美彭丽媛是失去了知识人的独立精神,这些都是当前及未来中国社会将要长期面对的舆论生态,背后都有共同的原因,即迎接这样一个“个性化”社会、“人性化”外交的时代,民间的舆论准备可能稍嫌不足。在纷繁的政治新闻中,路径依赖导致的偏狭难以避免,除了批判和建议,舆论可能需要慢慢学会如何在政治生活中表达赞赏和释放善意,当公众表达民意的方式能够像彭丽媛在舞台上那样挥洒自如,张弛有度时,可以说,我们的政治生活会比今天更加健康和有序。

不过,当下中国社会对“夫人外交”这种稍嫌拘谨的热忱不应当被过分苛求,因为那背后承载的,是中国社会渴望融入世界核心价值,赢得国际尊重的强烈民意。在极端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之间,中国应当还有第三个选项,那便是以宪法爱国主义为制度基石,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皈依的民族身份认同和家国情怀。健康的民族主义及其背后的民意诉求,不应当被嘲讽,它可能是未来中国社会良序转型的思想资源和重要精神力量。

对“夫人外交”的热忱正是这一精神力量的一次抒发,一个维度,一个起点。对于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来说,展示中国软实力,仍然需要靠千千万万中国人合力塑造;而对于世界来说,看见彭丽媛的优雅,才仅仅是个开端——国际社会也需要慢慢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学会了解日益多元、丰富的中国,乐见中国更加全方位地推进外交事务,实现中国内部良序转型和外部扩大政治影响力的双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