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旧金山坠机事故遇难的两名中国女孩,左为叶梦圆,右为王琳佳。

7月7日旧金山坠机事故遇难的两名中国女孩,左为叶梦圆,右为王琳佳。

7月9日,一篇名为《花谢旧金山》的特别报道出现在各大网站。这篇文章试图还原两位花季少女在韩亚航班遇难的过程。文章后半部分,则引用二人同学追忆的场面,试图以情动人,表达对逝者的纪念。

这篇文章来自曾以特稿见长的《中国青年报》。两年前,温州723动车事故之后,该报一篇名为《永不抵达的列车》的特稿,也曾在网络上引起轰动。在所有人都在愤怒时,该文平静还原遇难者正常的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被突然中断后的残酷。它从侧面刻画了生命的分量,以及铁道部责任之重大。

然而,《花谢旧金山》一文的轰动,却完全成为负面教材。该文中的一句话被网民们拿出来反复批判:

“如果她们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在关注她俩,王琳佳也许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而叶梦圆也许不敢相信地跳了起来。”

这段文字出现在导语后面,是第一个小标题的第一句。网民认为此文的作者比较“舔”,而且完全虚构了遇难者的想法,甚至有人说这是暗示遇难者以生命换关注。

该文作者在自己的微博上则辩解,“这位网友,江山同学也说,他们地方不大,人比较纯朴,和我自己感同身受。小姑娘时候能有比父母知名的大人关注自己,应该都会挺高兴的吧,怎么也不是个屈辱的坏事吧,您说呢?您可以不赞同,但我想也有不少同龄人懂的。”

显然,这个文章的写法,以及随后的辩解都不高明。

在特稿写作中,常常有记者会为了叙事的方便,以“如果”等虚拟句起承转合。在本文中,这段描述出现在开头,也是为了引出二人活泼的个性,为后面介绍二人生前阳光灿烂的生命作为铺垫。这可以与突然降临的悲剧产生对比,从而唤起人们对二人的同情与哀思。

问题在于,这段“如果”后面,又跟着“也许”。虚拟之虚拟,已是新闻写作的大忌。即便是为了行文的流畅,加入虚拟语态,也应该让人能够普遍接受,即应以符合常识的推理来推动叙事。但从网友的反应来看,这并不符合常识。

为什么有名人关注自己,都会挺高兴?这不科学。而且作者的自辩也说小姑娘“应该”会很高兴,她自己也没有把握。

从常识出发,如果是我喜欢的大V关注我才会高兴吧?比如我很喜欢陈坤,陈坤突然关注了我,我可能会高兴。蔡奇是谁,一个中学生哪弄的清,喜从何来?更何况人死不可能复生,这种“如果”本身就非常荒谬加滥情。

此文除了这一细节之外,整体都有滥情之嫌。通篇大量引用网络信息,而采访并没有深入家庭和同学的感情世界,只能说是效颦之作。特稿写作如果不能深度进入当事人的生活空间,没有大量丰满细节支撑,所谓的“文学性”容易沦为狗血。

不过,大部分读者更介意的并非文章的采访或写作,而是此文刻意突出了政界高官的关注。事实上,这个官员的名字,尤其是其职务出现在此处,确实非常突兀。政府高官离两个中学女生的生活委实过于遥远,当然有违和感。

作者辩解说,只是把蔡奇当作一个大V,与官员身份无涉,但很快读者就发现,此文作者在李庄案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为记者“媚上”说,添加了一个注脚。

此前李庄案中,《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反感,而《花》文作者也有参与。对当初的报道,新闻和律师界已有较多批判文章,除了《花》文见到的“文学化过度”外,还有未审先判、以偏概全有的问题。

比如她的一篇报道有此描述,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XXX说:“我听说李庄案后的第一反应,就是两个字:窃喜。不是窃喜李庄被抓,而是窃喜这个案件点破了律师业界的‘潜规则’。这些所谓‘潜规则’,剥夺、扼杀了普通律师、尤其是新入行律师的生存发展空间。”

借他人之口,替犯罪嫌疑人定性。这已经不能用新闻业务的逻辑来解释了。这背后的官本位意识,恐怕才是李庄案和《花》文植入高官的根源。

所以说,《花》文暴露出来的细节问题,很难说是记者个人一时之疏忽,更像是价值观的无意投射。国内这么多记者写同题报道,很少有人会把高官的关注提到如此显要的位置。高官及其职务刻意的插入,显出作者与读者三观不合,而作者以及该文的编辑似乎毫无感觉。

“也许”在作者的潜意识里,“如果”蔡奇关注了他,他“应该”会“惊喜地睁大了眼睛,笑眯眯的”,甚至“不敢相信地跳起来”吧!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微信公号:拇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