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 年,当世第一大屌丝朱重八终于逆袭成功了。

站在应天城高高的台上,这个开国皇帝、也是帝国最资深的叫化子,不能忘怀当年正是贪官污吏让他流离失所,父母差点死无葬身之地。他心如明镜,官场贪腐才让曾横扫天下的大元瞬间崩溃。他下定决心:绝逼要弄死丫们这些贪官污吏。是的,绝逼!

那一年,他四十岁。

他精力充沛,侦察和分析官员异常财务状况时像一部云计算机。他肃贪苛细,宣布凡贪污 60 两以上银子的官员将被剥皮揎草,后来杀得兴起,干脆下令“不足 60 两也杀掉”。早年的坎坷使他同情人民,对贪腐恨之入骨,按现在纪检的说法就是对贪腐“零容忍”。在已知的素材里,可以看到亲任政法委总书记的他抓过的一些案子:“收贿袜子一双、鞋两双”、“书籍四本、衣服一件”、“围脖一个、网巾一个、圆口衣服一件”……这让他看上去像个收破烂的。

这一方面出于叫化子护食的本性,另一方面,贫苦出身的他认为乱世就得用重典。杀、杀……他成立了亲军督尉府,就是后来人们在影视剧里很熟悉的锦衣卫。又启用检校,那些军人、官员、太监甚至和尚的职能很像现在的纪检或者巡视组,四处打探官员的负面。一经查实或不经查实,他就会迅速施行双规直至砍掉那些人头。

他花了十五年率兄弟们打江山,花了十五年杀掉四万五贪官以稳住江山。奇怪的是贪官越来越多,那时出现这样一种景象,官员正在庭上牛逼哄哄审问犯人时,忽然被一拨更加牛逼哄哄的锦衣卫冲进来抓走,弄得下面跪着的犯人很是莫名其妙。又由于官员已不够用,只好留用一些犯了事的官吏让其戴枷审问犯人。主审的官员和被审的犯人一样戴着枷锁,官员后面站着监视的锦衣卫。这景象,十分壮观。

多年以后,我们看到同样可爱的景观:早上在报纸上看到市委的李书记严厉批评官风不正,晚上就在微博得知书记已被纪委带走了;刚刚看到纪委的曾书记抓了贪官,不一会儿就因涉黑被“双规”…… 新近的广州白云区肃贪 ,由于 被立案查处的干部多达 81 名,更由于常务副区长、副区长及原区委书记在内的 3 名主要领导涉案落马,查处干部太多,导致开会人数凑不够。

中国的官场史,一部按了循环播放键的滥剧。

算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明朝。话说贪官屡抓不绝,往往早上抓了三个,晚上又出现五个。资深叫化子决意祭出群众路线。那时还没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仅限于内阁,他就向全国普遍发行了 《大诰三编》,在其中的《民拿害民该吏三十四》里,他宣布:那些官员都是傻逼,现在我要动员德高望重的老人和见义勇为的豪侠们帮我举报官员。后来更是规定:任何一个百姓可以直接冲进官府,捉拿不满意的官员,当官的若敢阻拦,则“夷诛全族”。于是通往首都的路上,常见一群群老百姓押解官员前往南京的盛况,活像黄金周旅游,那些当官的甚至下跪向百姓求饶……真是大快人心。

未经审判可以冲进衙门捉拿官员,群众路线够彻底,视觉上也有种大革命的波澜壮阔。可是官员们仍然贪污,变花样儿贪污。

他百思不得其解。而且新情况出现了,一方面全国书生们如过江之鲫报考公务员,另一方面,人人自危的京官们每天上朝前要站在家门与妻儿诀别,哪个亲戚欠了钱未还、房契在哪儿、下一代该往什么方向培养……谁也不敢肯定这天上班,晚上还能不能再回来。一些官员想辞官。不行,这是奸贪小人诽谤朝廷。这个桥段由来已久……多年以后,一个叫刘志军的大官隔着铁栅栏告诉女儿“千万别沾政治”,被官媒批评“中伤政治”。还有一个叫赵光华的四川小官因受不了维稳压力辞去了副镇长的职位,被当成反面教材,被迫上网发表声明。

压力山大,明朝的一些官员很爱得抑郁症。有的真抑郁,有的装疯。那时并没有太多高楼以供官员跳下来,割静脉自杀的法子也还没有流行开来。但喜欢明史的朋友都知道,有个叫袁凯的监察御史为了让皇上放他一马就决计装疯,他装疯的办法很有创意:吃屎。

从南派三叔小说的角度,六百多年后的官员就是六百多年前的转世僵尸。 看,龙岩的镇长又上吊了。而之前, 福建莆田市市长张国胜在办公楼跳楼自杀,天津市政协主席宋平顺自杀,国家外汇管理局长李福祥在北京医院坠楼身亡,洛阳公安局纪检书记张广生跳楼自杀,浙江高院副院长童兆洪在卫生间上吊自杀……

好吧,还是让我们回到明朝。朱元璋真心郁闷,身为朝廷命官多荣耀啊,俸禄虽被抱怨不够养师爷,但你们又为老百姓做了多少事呢?虽说杀掉一些官员是为铲除异己,但很多官员的确贪腐得不成体统,且胆大包天。听听那些刑罚:挖膝盖、抽肠、用开水淋再用铁刷子刷、铁钩把人吊起风干……什么《电锯惊魂》弱爆了。可是贪官们并不止步,朱元璋奇怪得那张瓦刀脸快形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法数行而辄犯,奈何?”。为了几个破钱,丫们不怕死么?

满朝文武,没人告诉他“渴马守水,饿犬护食”这个道理。一个叫桂彦良的大臣却发表了忠诚却相当二百五的意见:“用德则逸,用法则劳。”陛下该鼓励道德,树立官场道德模范。

朱元璋深以为然,开动所有国家机器宣传道德,极品道德文章“八股”,也在全国统考时集大成了。他这么推理,把圣人思想像软件一样植入未来官员的脑子里,官员有道德了,国家自然昌盛了。这个推理影响久远,连后来推翻它的“清”也在效仿。甚至几百年后的红朝也号召“流着道德的血液”,公务员统考时,圣人、道德、高尚、和谐这些字眼跃然纸上。作为未来公务员摇篮的大学,则有幸深刻传达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

朱元璋恨不得在所有官员脑门上纹上“道德”二字,可帝国的吏治仍糟透了,它总共的十六任皇帝中,不乏勤勉之人,可直到末代的崇祯亡国,回天无力。

帝国只相信两样东西:一是道德,二是酷刑。可从逻辑上,如果道德对约束官员有用,要那些下三滥刑罚干什么,如果酷刑是灵丹妙药,乡试、殿试何不考《论剁去贪官手脚、耳鼻制成人棍置于酱缸对未来吏治的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字面看上去更有震撼力。

它从未想到过“法制”、“宪政”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差不多在朱重八站在应天城高台上决定玩死贪官的时候,一个叫英国的地方有下议院了。它不知道,锦衣卫、东厂、检校这些并不是监督,而是监视,而监视只会让贪官更狡猾、更坚定地朋党结私,最后形成连皇帝也撼不动的利益集团。

总之,这个精心设计的帝国亡了。在它亡之前,有一个被人忽略的情节: 1583 年,万历皇帝在会试时出了一道匪夷所思的题目:朕越励精图治,官场却越腐败、法纪越松懈,到底是朕缺乏仁爱,还是太优柔寡断呢?在神圣的全国统考时居然出这样的题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万历皇帝对吏治真是愁死了,憋得把本该给贵妃娘娘的私房话都剧透出来。

多年以后,红朝拥有了八十一万纪检干部,平均一个纪检干部监视八个官员。这比大明的锦衣卫和检校还要多。外加中央巡视组和四十五个中央督导组,就是八府巡按的套路。这些日子,有些官员听说巡视组督导组驾临,前列腺都吓得掉裤裆了,每天上班前,说不定也深情回眸一眼平日爱搭不理的黄脸婆……最近我们常欣闻某某贪官“闪电落马”。可是,现在闪电了,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干吗去了?亲爱的闪电侠们。

道德从不缺席的。不再四书五经六艺,坚持三个 xx 八 x 八 x ,教育出世界上最神奇的道德:刘志军刚跟女孩做了“红楼梦”,就向领导感言“中国梦”。和明朝贪官一样,他们被抓之后总爱玩这调调的,仿佛都只是误入红尘,内心还是小清新的。听得旁听席都有些自惭形秽了,奶奶个腿的,该进去的是我们这些素质低下的群众啊。

当然也有不同。史家爱拿明朝和当今相比,可是明朝宁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当今是:诰命夫人被判死缓,银行行长被判死缓,法院院长被判死缓,公安局长被判死缓,刘志军果然也死缓。在法学界争论是否“废死”时,我们只好调侃“不是取消死刑,而是取消死缓”。当然这只是调侃,认真你就输了。就算回到大明,抽肠、凌迟、开水淋再铁刷子刷、钩起来风干……把惩治贪官基本具体成一个制作腌卤食品的过程,也不会吓跑贪官。

大明朝不也就出了一个海瑞吗。

何况海瑞也弄得大家不开心。一个清官无钱葬母,这就不是大时代,也不是小时代,是宵小时代。

算了,不说影视,说明朝……《万历十五年》开头,黄仁宇先生专门写到 1588 年事情,英国大破西班牙无敌舰队。他没有提到的是,整整一百年后,也就是 1688 年,英国的光荣革命诞生了,原本也贪腐、朋党、专制、国内形势乱七八糟的英国开始君主立宪,聪明地用分权、宪政、监督等手法治理国家,成为一时世界霸主。而此时,中国的政权已移交到了“清”,清仍延续覆灭的“明”的道德 + 酷刑,甚至还采用了一个辅助战术,“文字狱”。帝国从此走下坡路。所谓康乾盛世是教科书上涂抹的口红,潜伏的危机,均被四库全书那些才子们用修辞手法轻轻抹去。

然后大家都去看热播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去了。靠,傻逼和绅。哇,牛逼纪晓岚。

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场从不缺肃贪的,妓院最爱假装打扫内部卫生了,中国官员也是最爱讲道德,婊子最爱述说自己清纯的爱情。很多时候,我们被迫在既有那么多肃贪、又有那么多道德的逻辑矛盾里,相信,丽春院发生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

就像相信人民日报的大标题,死缓彰显了法治精神。其实无论斩立决和还是死缓,都与彰显法治精神一根腿毛关系都没有,只与圣上一拍脑门的力气大还是利益集团拖后腿的力气大,有至深关系。

公元 1644 年,崇祯自杀前写下遗诏:“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就是说,你们这些负心人,平时白养你们了,关键时刻一个都不见,是你们搞死我的呀。

276 年前,帝国的第一任皇帝站在城头上发誓要搞死那些奸臣,经过 276 年卓越的努力,帝国最后一任皇帝终于死在歪脖子树下,哀怨认为自己是被奸臣搞死了。

看着这枚循环键,到底该不相信历史,还是不相信爱情。

注:我的杂文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网购地址:

当当: zjmb1Ev

亚马逊: http://t.cn/zjml89X

京东: http://t.cn/zjml890

(“拇指博客”客户端已登陆苹果app store,百大名博,一手掌握)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