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信息网披露,2013年1-6月国有企业经营情况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央企业资产累计45万亿,负债约30万亿,同比增长10.9%,总资产负债率大约为67%,已接近国资委70%负债率考核上限。

据Wind数据统计,在已发布2012年报的公司中,除去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中石油以9881.48亿元的负债,比2011年末增长18.3%,位居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中石化。根据2012年年报,中石化去年总负债为7187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815亿元。

此外,中国中冶、中国神华、中国水电、等大型国企的负债也“名列前茅”;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央企的负债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资委划定的70%的“红线”。

中冶集团在投资唐山恒通亏损74亿元之后,当下的负债率已高达85.5%,近乎资不抵债;中铝集团也因过度投资扩张,其旗下的上市公司中国铝业2012年亏损已高达82亿元,当下的负债率亦高达68%。

央企负债率最高的是中钢集团。据中国官方媒体披露,自2009年以来,中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超过90%,截至2012年底,中钢已经连续3年亏损,仅2012年亏损就接近20亿元。

中钢集团报给融资机构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1年,中钢总负债超过950亿元,资产负债率约95%。按照西方市场理论,只要出现5%的坏账,中钢就可以进入破产程序。

而2003年国资委刚成立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8.09万亿元,所有者权益为3.47万亿元,以此测算,负债率为57.1%;同年,央企实现利润4610亿元。但到2012年底,央企总资产44.79万亿元,比10年前扩大5.36倍;负债29.35万亿元,以此测算负债率达65.5%;实现利润1.5万亿元,比10年前增加2.65倍。资产扩大5.36倍,利润仅增加2.65倍,

为何央企负债不断攀升,利润增长缓慢?

对此,中国官方媒体报道解释称,负债规模不断攀升的背后,是央企业务的过度扩张。然而,更值得注意的,央企负债率高企有其深刻的制度根源:一方面央企领导人有强烈扩张企业的冲动,另一方面预算软约束又为央企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中国,央企领导人通过国资委行政任命,通常在一家央企任职数年便即升迁。因此,央企领导人不具备民营企业家“企业是自己的”意识。但是,央企领导人的考核与未来政治前途却与其在任时期央企的表现密切相关。这样,就与地方政府官员因晋升压力追求GDP增长一样,央企领导人在任时有强烈的扩张冲动,而无需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蒋洁敏2007年担任中石油董事长,2013年升任国资委主任。他留下的中石油负债总额已达9881亿元,较2006年末扩张近300%,负债为目前已发布年报上市公司的首位。

另一个主要因素是由于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软约束的预算和问责制度的缺位导致央企领导人大手笔投资而不必担心因风险造成的亏损。根据已公布的年报数据,2008-2012年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的央企上市公司共获得财政补贴1736亿元。2012年,中石油因炼油和进口天然气业务亏损获得补贴94亿元,再次位居上市公司补贴榜首。预算软约束下国企债务由政府隐性担保,金融机构贷款比较“放心”,也推动央企负债大幅增加。

央企负债过高引担忧

“央企部分企业过分依赖负债扩大规模,让企业经营风险不断扩大。”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

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认为,“企业负债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现金流的问题。企业现金流通常来自于内部产生的现金流和外部的融资。”

许保利分析称,当企业的效益出现问题和扩张过快时,就会出现企业内部创造的现金流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情况,这时企业就会从外部借债融资来解决资金缺口。

央企在既定的较高业绩指标的倒逼之下,很可能会因此加大投资扩张节奏,从而加剧企业负债率。

贷款利率松绑,或加剧央企债务扩大

中国人民银行19日称,将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对此,不少专业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央企信用较强,违约风险小,一向在贷款议价中占有优势,此番七折贷款利率放开后,央企可以通过用新的利率较低的贷款置换之前较高成本的贷款,缓解融资压力,进一步扩大债务规模。

对此,中国中铁方面表示,“取消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后,银行的定价将更加市场化,对于央企这样级别的企业来讲,肯定会有一定的利好因素,特别是一些议价能力较强的大型国企、央企类公司,他们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短时间可以降低财务成本。”

对此,经济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只放开贷款利率,而不放开存款利率,可能会导致“马太效应”。即资金不但不会流向中小企业,反而是出现资金更多的流向大企业。

这是因为,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之后,银行将根据风险原则配置贷款资源,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将很难拿到低价格的信贷资源,不但不能降低,反而会推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