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熙来“三宗罪”一案将于8月22日在济南开审。该案被认作是中国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一桩政治案件。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教授、中国时政问题专家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认为,中国的高层腐败问题是事实,不会因薄熙来的倒台而得到根治。

德国之声中文网: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教授,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案子本月22日开审,他被控有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三宗罪”。有说法称,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粉碎”四人帮”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一桩政治案件。您认为,这一案子中”火药味”最重的敏感元素是什么?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薄熙来曾是25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之一,就是这25位政治高层真正决定中国的政策。如果这25个人中有一人被指控受贿、贪污、滥用职权,这自然是一起巨大的政治丑闻。因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即使在中共内部最高层的小圈子里,也管治不了腐败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因腐败问题被免职,在过去的20多年里发生过两次。(编者注:前任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和前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薄熙来的案子比起着前两次来更引起关注,是因为他当政时比较受民众拥护。他在重庆铁腕打黑,赢得了一些民众和所谓的左派知识分子的好评。民间对薄的支持也让这个案子更加敏感。

薄熙来不仅在民间,在政界和军方也有不少同盟。这些人现在都去哪了?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对于薄熙来在中国军方的关系网,媒体上引述分析人士的观察,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的老关系。薄一波本人就是军人出身,曾参加过抗战,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老之一。不过薄一波在军中更多的只是留下思想层面的盟友关系,如果遇到残酷的政治权力争斗时,给薄熙来提供不了什么切实的帮助。第二种观点认为,薄熙来在中国各省市地方任职时,一直努力与地方的军方高层建立良好关系。不过这些都是些比较模糊的说法,不能确实证明薄熙来真的在军中有支持力量。

至于那些拥护薄的左派知识分子,其中有不少已经被噤声,个人网页博客等也被关了,或是迫于压力不再发表挺薄的言论。由此看来,支持薄熙来政策的人好像都销声匿迹了。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教授、中国时政问题专家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

薄熙来的案子理论上说也可以和习近平的大力反腐联系到一起。习近平一上台,就把反腐败放在工作的首位。不过另一方面,也可以观察到其他信号:比如不少人士被拘押,原因就是他们要求公开官员财产等。您认为,习近平是真的要切实反腐么?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习近平有更深一层的用意。他似乎希望利用这起案子来显示自己反腐是认真的。中共的宣传机构的确利用薄事件,宣扬中共在打击腐败的工作上一视同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这点上当然要批判地来看。因为,习近平的反腐带有很强的等级意味,依靠党中央的权力渗透力,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反腐,也就是说是一种没有民众参与、缺乏透明度、缺少监督、独立司法与媒体监控的行动。

去年,《纽约时报》详细报道了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家族巨额敛财,涉及金额据说高达27亿美元。这么看来,似乎某些中国政客成了众矢之的,而其他一些也可能有贪腐行为的官员却安然无恙。中国的反腐斗争在多大程度上是一种消除政治异己的手段呢?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在中国,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这一情况不会因为薄熙来倒台就彻底改变。因为涉及这类事件的官员太多。在温氏家族涉嫌敛财这件事上,有一点要说明,报道中提到的温家宝的亲属或温妻的亲属在某集团的董事会或监事会,或是有某公司的股权,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些公司都是温家的。其实这么说是不准确的。另一方面,涉及到中共高层的腐败丑闻,总会被附上政治解读。消除政治异己、取消某些政策等往往是其中的目的,特别是打击对象成了阻碍当政者的绊脚石时,比如薄熙来事件,就肯定与薄得罪了中国最高层有关。陈希同、陈良宇被拉下马,也肯定与此有关。

薄妻谷开来和前重庆公安局长王立军也是薄案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他们二人于去年分别获刑,为什么薄熙来的案子一直拖了这么久才开审?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对薄熙来的审判的确不太容易,也与他在民间和政界有一定的拥护基础有关。他在任时实行的一些政策很受欢迎。胡温政府临卸任前没有把薄熙来的案子结束,而是交给了接班人习近平。我敢肯定,对于薄熙来的指控和量刑,都是中共高层在幕后商定好了的。

哪一级别的中共高层呢?政治局常委亲自参与的商定么?

安晓波(Björn Alpermann):没错。只有政治局常委才能决定解职一位政治局委员。我甚至敢说,中共的前任领导人,比如江泽民,也在薄熙来这件事上有发言权。毕竟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当年对江泽民有所提拔,江能走到最后的位置与薄家的支持有关。

采访记者:冯海音(Matthais von Hein)编译:谢菲

责编:石涛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