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政府的一项计划,拟议中的上海自贸区将试行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德语媒体指出,这是北京新届政府开放金融市场的尝试性步骤。
(德国之声中文网)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日前的一项报告,中国国币—人民币“元”已进入全球最大贸易货币之列,显示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突出地位,这一发展与北京让“元”渐进实现完全自由兑换并成为国际主导货币之一的目标相契合。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步骤之一是,在计划建立的上海自贸区试行人民币“元”的汇率自由浮动。9月6日一期的《法兰克福汇报》“经济”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认为,北京此举意义重大,该文写道:
“中国决心,不仅继续开放其实体经济,而且也放开其货币和金融市场。中国最大都市和最重要的经济、股市基地—上海将扮演先锋角色。……
“迄今,外贸虽可以人民币结算,但所有资金流进出在中国都受严格控制。此外,央行每天规定人民币的参考汇率,银行只能在汇率走廊范围内活动。在上海取消这一限制的试验在中国大陆是破天荒之举。迄今,货币和自由化及其在国际上的使用首先是在香港经济特区试行。
“将试验区扩大至人民中国内陆的一个毗邻地区的计划符合大政方针。一方面,根据正在实施的本个5年发展规划,至2015年,人民币要具备自由兑换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的一项决定,至2020年,上海要成为以纽约或伦敦为榜样的一大国际金融中心。第三,央行和政府致力于使人民币成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金的一种储蓄货币。其最终目标是,形成由多个主导货币构成的多极世界金融秩序,打破迄今的美元独霸地位。只有在货币完全自由兑换、没有资本控制的情况下,这些具有国际意义的举措才是可以想象的。
“作为中央政府的国务院尚未批准兑换自由化,但在两周前即已批准了在上海建立自贸区的计划。根据新传出的消息,在该自贸区也将试行利率自由。中国的所有其他地方,利率既不由市场,也不由商务银行确定,而是由央行决定。央行新近虽取消了借贷利率上限,但未取消对存款利率的上限。作为全球最大节约者的中国人得到的存款利率,在最好的情况下只相当于通胀率。”
一种进步?
当天的《南德意志报》的一篇署名文章也强调,在上海自贸区试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标志着政府致力于推进经济体系转型。尤其是西方国家多年来批评中国政府人为压低人民币币值,使本国出口业获取价格竞争优势。北京决定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多少是一种进步,此外,元自由兑换本身自有有利的一面:
“元兑换率若放开,对中国亦有好处:如果商品简单地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人民共和国将获得之于美元的更大独立性……”。
摘编:凝炼
责编:叶宣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