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体报道称,将于9月29日挂牌的上海自贸区具有不设互联网防火墙的特殊政策,这一消息迅速形成焦点关注,将人们对自贸区经济改革试验的兴趣引向对“网络特区”乃至“文化特区”的探讨。然而这种探讨在眼下很可能又是泡沫。
上海自贸区是国务院批准的最新经济改革试验区,在上海浦东占地28.78平方公里,含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根据商务部的对外通报,自贸区的3个主要目标都是围绕经济改革展开的,特区的性质相当清晰。
不能排除自贸区在网络设置方面更加开放的可能性,但即使自贸区真的那样做,它也属于对自贸区国际商务环境的配套服务设计,而不会是自贸区的主打特色。现在一些人突出这个问题,宣扬对此“羡慕嫉妒恨”,甚至编出“租界”说,这又是一种成心的戏谑。
中国设立防火墙是大步走进互联网时代“留的一手”。它一方面为中国的政治安全提供了网络技术保障,同时这种安全也有可能增加国家各领域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复杂性、扩大承受力的惰性。不能将防火墙简单化成价值选择,它应被看做中国的实验性临时举措,防火墙工程需要追求的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家安全之间的最佳搭配值。
尽管在特定时间内防火墙有可能受到重视,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家政治自信的增加,防火墙的作用逐渐弱化直至淡出互联网管理,一定是个大趋势。
如果技术上容易做到,防火墙在某些领域逐渐放开应不是什么政治问题。我们认为,上海自贸区应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对脸谱网等境外流行网站实行开放,不要把舆论反应作为做这个决定的首要考量因素。互联网上反对的事情有很多,提出的要求也有很多,国家不能看互联网的脸色行事。
上海自贸区虽是经济试验区,但它毕竟有28平方公里多,而不是一栋大楼。区内更具自由市场特色的经贸活动必然会对那里的生活形态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波及一些其他的“试验”。应让这一切自然发生,而不是刻意阻止或拔高它们。
30多年前中国设立经济特区是由中央决策的,民间给予了可圈可点的创造性配合。如今设立上海自贸区的社会舆论环境大为改变,但中国目前的价值观分裂过于严重,如果现在就由社会舆论主导自贸区的主要政策规划和执行,就会什么也做不成,光看争论的热闹了。
香港舆论高度关注上海自贸区建设,甚至比内地舆论的兴趣还大,主要是担心上海自贸区会抢了香港的风头,这种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认为,中国这么大,已是香港回归前那个中国经济总量的好几倍,完全撑得起香港和内地多个自贸区的同时繁荣。而且上海自贸区不具备香港当年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各种地缘条件,上海自贸区不可能复制香港道路。
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十年”的重要经济创作,我们寄希望于它能给中国经济下一轮的增长和升级带来重要发现。想想当年深圳等特区刚建立时社会有过多少争议和困惑,今天关于自贸区网络防火墙的那点小议论实在不足挂齿。我们祝愿上海自贸区好运。
来源:环球时报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草榴可以上,但请多逛逛技术区吧
昨日《环球时报》整版广告
环球时报:韩寒博文,网络舆论的一次回摆
怪不得环球时报是人日旗下的报纸
环球时报:回望9-18,中日实力历史性逆转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