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常常炫耀自己在建设巨坝和改变河道方面的功绩,认为它们是工程学上的伟大壮举。但这一次,中国政府却没有这么做。本周,被中国称作“世界最大调水工程”的 项目 的一期工程在低落和无奈的气氛中正式开始运营。

根据国有媒体报道,周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始从长江引水,并输水到山东德州。就像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城市一样,山东德州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当地大量资源。该项目和长江三峡大坝都是中国政府想要动用大量资源,利用河流为国家发展提供助力的例证。

施工从11年前就开始了,此前,为了解决中国对水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政府批准了这个计划:从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南方——尤其是长江——取水,沿着两条线路,穿越中部和东部省份——输水给北京和中国北方其他水资源需求日益增长的地区。

但该项目进展一直不顺。项目多次遭遇延期,成本超出计划,官员们在谁付钱及谁该得到水的问题上争执不休。此外,为了扩建大坝和开辟中线河道需要迁移超过30万人口,其中大多数是贫穷的务农家庭,他们的安置问题也引发了激烈纠纷。另一方面,两个线路的河道,尤其是东线,污染问题堪忧。

东线一期项目本周正式运营,相对而言没有进行太多宣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做出的批示中,除了表扬,也有所训诫。

习近平在上周日发布在政府网站上的 批示 中说,“希望大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再接再厉,确保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

东线一期工程完工后,干线全长912英里,即1467公里,供水范围还包括安徽省和江苏省。中线的起点是湖北省的丹江口大坝,明年将开始取水,并沿着793英里长的河道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的一个分支还会把水输送到北方的港口城市天津。政府正在讨论在中国西部开设另一条线路的可能性。

马军是北京的一名环保倡导者,他管理的公众环境政策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致力于监控水污染状况。他说,官员们降低了的调门反映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个工程顶多能缓解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短缺,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马军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该工程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应急措施。他说,虽然东线河道的污染已经缓解,但仍然是一个长期问题,目前,这些水只适合工业用途,不适宜饮用。”

他说,“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反思,我们是如何把自己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以至于不得不实施一个对社会和环境造成如此大不利影响的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知道最终可以得到南水北调的水,北方一直在用一种不具可持续性的方式利用水资源。

最初,官员们似乎低估了该工程的社会和环境影响。该项目曾由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政府管理,而他曾接受过作为水利工程师的训练。不过,即使是那些监管过项目建设的官员们最近也显得底气不足。

今年10月接受一家中国报纸采访时,2003年到2010年担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的张基尧说,一期的成本已经从最初估计的人民币1.24万亿元增加到3万亿元,在目前汇率下,相当于从大约2000亿美元增长到4900亿美元。

张基尧告诉《南方周末》,他担心由于南水北调输送的水相当昂贵,因而工厂和农民可能会继续打井,利用日益稀缺的地下水资源,他还警告说,水污染可能会加剧。

他告诉《南方周末》,“说实话,我到现在心里面还不十分踏实。能不能长期保证水质合格也是我放心不下的。万一水质变差或调水渠道因保护不好造成污染,南水北调等于前功尽弃。”

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

翻译:王湛

纽约时报中文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