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做了题为“中国是亚洲的和平稳定力量”的演讲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做了题为“中国是亚洲的和平稳定力量”的演讲

当美国力求在今后几年内把60%的军事实力转移到亚太地区的时候,中国成为有关讨论的焦点。随着中国在东海同日本的岛屿主权争端造成的紧张局势加剧,西方中国观察家和国际问题专家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崛起的中国是否要改变地区和整个世界的秩序。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周三(5日)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做了题为“中国是亚洲的和平稳定力量”的演讲。他针对把中国比作两次大战前的德国的类比和渲染 ,强调中国发展和扩大影响对亚洲经济繁荣和安全稳定的贡献。

刘晓明在演讲开始时特别强调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在一战和二战的和平努力的原因,进而强调中国维护战后格局的立场和努力。接着他继续以前同日本大使在英国报纸上交锋的老话题,指日本没有反省在二战中的侵略历史,而且在重整军备,试图挑战二战后奠定的国际秩序。

中国军费

不过大部分对刘晓明提问仍然围绕亚太地区安全局势升温以及中国的军费增加以及军力扩张提出。国王大学研究东亚和安全的学者帕塔拉诺(Patalano)特别指出,中日在东海由于钓鱼岛争端引发的紧张局势之所以没有擦枪走火演变成冲突,是因为日本军方采取了克制。

刘晓明在回答军费问题列出了一系列数字说明中国军费增加并不像外界渲染的那样令人警惕。他说中国有14个陆地邻国,6个海上邻国,但中国的军费仅两倍于没有陆地邻国的英国和日本。另外中国是个人口和幅员要大得多的国家。

他还指出相对于GDP增长,中国军费增加并不算高。如果按人均计算国防开支,中国国防开支只有美国的1/22,英国的1/9,日本的1/5;把军费平摊到每个军人身上,中国的只有美国的1/10,日本的1/5……

两种逻辑

刘晓明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把中国目前的国际位置同一战前的欧洲国际关系比较,认为亚洲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战争的看法。他说日本首相作出这种比喻,不同于学者的观点,安倍的动机值得怀疑。此前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把中国比作二战前的纳粹德国。

无论用一战前的欧洲国际关系还是用二战前的纳粹德国崛起来比喻中国的国际处境,主要的目的是把中国描绘成一个挑战现状的国家。上世纪从欧洲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予西方世界刻骨铭心的教训,促使西方更重视建设建立在国际条约和法规基础上的国际秩序,警惕对现有的国际秩序的任何挑战。

在中日东海紧张局势升温之际,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企图挑战和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国家。但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增加是21世纪最突出的国际事件,日本是美国的盟友,这些事实增加了外界对中国的疑虑。

另外在国际关系中维持现状或均势的背后是现实主义的逻辑,里面很少涉及是否公平的问题。而中国关于主权争端和军费的说理里面则主要讲述了是否公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