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网翻译风波揭示,中国媒体在新闻审查压力之下,长期“选择性翻译”外媒报道和评论。对此“常态”的看法发生分歧。

(德国之声中文网)由中国一家新成立的媒体网站澎湃新闻引发的“选择性翻译”风波仍在持续。曾经任职南方报业集团的媒体人连清川本周在香港东网发表评论,指出“人们所抨击的‘恶行’,其实已经执行了许多年了”。但他认为这种做法也能促进中国言论的进步。

8月25日,上海澎湃新闻网站刊登了编译英国期刊《经济学人》8月22日发表的封面文章《中国想要什么》。当日,微信公号“五月花”发表文章《澎湃新闻的翻译可信吗?》,指出澎湃网通过隐秘的“选择性翻译”的手法,故意屏蔽批评中国的文字。

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教授马少华在腾讯网发表文章,从“翻译规范问题”的立场对澎湃网的做法提出批评。他指出,“选择性翻译”本身并不是澎湃独创,但围绕着澎湃的争议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可能意味着一种对新闻媒体翻译规范的社会监督,正在自媒体背景下产生和建立起来。马少华认为,“宁可整个不译,不可部分遮蔽”。

“选择性翻译”:扩大信息,还是误导舆论?

8月31日,时事评论人刘远举在腾讯发表文章,认为马少华教授对对澎湃的指责并不公平。刘远举认为,“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核心,并不是如何翻译,而是如何翻译并发布,发布才是真问题”,“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这其中的困难甚至危险”。

连清川也认为,“中国大陆的 新闻环境如何,其实尽人皆知。对于西方言论的翻译,本身乃是一件极其敏感的业务。……非常重要的一点,乃是行内非常通行的‘政治敏感度’”。

这些批评认为,马少华教授自己也以“春秋笔法”,回避了敏感的核心问题,也就是都没有直接说穿的“新闻审查制度”;也揭示了所谓“选择性翻译”并非一般性节选,而是漏掉对中国的批评性事实和意见。但是,大多评论者回避对这一制度的批评,而是讨论在这一既成事实下怎样“操作”。为澎湃辩护的人认为,“选择性翻译”也是一种信息,比没有信息更好。

他们没有直接回答这样的质疑:“选择性翻译”是否改变了作者的原意,将批评文章改为替中共涂脂抹粉之作,甚至成为维护专制制度的帮凶?网民指出,如果“选择性翻译”也是功劳的话,那么《环球时报》更是其中的英雄了。这家《人民日报》属下被认为是中共“贴心喉舌”的报纸,每天都以“选择性翻译”手段大量发表外媒报道。另一份编译外国媒体消息的报纸《参考消息》,也进入话题。这两份报纸在中国的发行量达数百万份。它们给读者传递的信息是,大多外国人对中国尤其是中国领导人赞不绝口,少数敌对势力心怀叵测,“亡我之心不死”。

有网民总结了中国媒体编译外媒长期使用的六大操作手法:断章取义、拔高标题、“掐尖”拼合、全身整容、凭空附会及模糊“华媒”。

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学教授展江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主张把 南方报业、澎湃新闻和《参考消息》及《环球时报》区别对待。他说,不改变作者基本思路的“选择性翻译”应该得到肯定,但《环球时报》不仅断章取义,而且会以外媒的名义编造事实和观点,不应该容忍。他指出,《参考消息》在作为内部读物的年代,“选择性翻译”基本准确,但是现在公开发行之后,也有编造之嫌。

外媒报道没有价值所以“选择性翻译”?

卷入这场纷争的还有新闻法学者、香港树仁大学教授及上海复旦大学客座教授魏永征,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钱进。上海《新闻记者》杂志的同名微信公号,以宽容对待新媒体的名义,发表他们的文章,将问题转向“如何看待外媒的中国报道”。魏永征指责“境外有的媒体公然无中生有,造谣污蔑”。钱进认为“‘选择性翻译’更多是一种善意的技术处理”,“此事件更有趣之处在于,围绕其所展开的公共讨论将我们引到这样的一个老话题之上:如何看待外媒的中国报道”。钱进指出,“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外媒对于敏感性信息垄断也一去不复返”,外媒的“主观性的评论究竟有多大的参考价值,确实需要重新评估”。

马少华教授再次撰文指出,外媒是否不再垄断“敏感性信息”,外媒在“敏感性信息”之外的“评论性内容”是否没有价值——这样难以取得共识的主观性标准,不应当是“选择性翻译”的充分理由。

这场争论的背景是,得到中共官方支持、投入巨资建立的澎湃新闻网,究竟是拓宽新闻边界的新媒体产品,还是更懂得迎合读者的宣传机器?展江认为,澎湃新闻网的确获得更大的报道空间,采编团队也很努力,目前对读者并非坏事,未来还须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