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历了一场自1997年回归以来有关其政治前途最为激烈的争论。

从9月底开始,上万名学生和其他支持民主的示威者走上街头,反对中国推出的备受争议的香港选举改革方案。

抗议者成功阻断了香港一个重要商业区的交通,外界担忧抗议会影响香港经济及香港作为领先金融中心的声誉。

“占中”运动甚至导致亚洲首富李嘉诚罕见表态,他敦促示威学生回家。

“我们理解学生的热情,但你们的追求要以智慧导航,”李嘉诚最近表示,“如法治决堤,将会是香港最大的悲哀。”

迄今为止,基本没有抗议者听从他的建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抗议者的担忧是北京提出的选举方案的影响,这一方案会使香港本就执掌权力的精英阶层能获取更多的影响力,而代价是公众利益。

今年8月,中国表示将履行承诺,在2017年香港选举特首时实行所谓“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这一方案需要得到香港立法会的批准。北京方面敦促香港民众支持该方案,并称该计划将赋予他们比英国殖民时期更多的政治话语权。

但批评者表示,中国政府在该方案中附加的严格条件无异于“假民主”。目前这些担忧已演变为实际的抗议活动,并迫使香港金钟地区以及其他购物和娱乐区的交通干道关闭。因示威者曾在雨中聚集在伞下,这场抗议被称为“雨伞革命”。

尽管很多商界人士私下里表示抗议活动可能会对香港的声誉造成长期影响,但几乎没有人愿意站出来表态。一些人担心抗议者的愤怒情绪可能会对准他们的企业。

访问香港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Jackson Institute for Global Affairs)资深研究员、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洲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表示,尽管抗议活动仍在带来一些不便,但从经济影响上看,它们“算不上大事”。

罗奇表示,更重要的问题是,抗议活动是否会对香港作为商业中心的声誉造成长期影响。他表示,在此次抗议活动的最高潮时期,大规模抗议人群在街头示威,当时有迹象表明,跨国公司可能开始考虑将新加坡等地作为替代选择。但“鉴于紧张形势已减弱,我认为这不会是一个重大因素”。他补充称,只要对峙没有导致“极端的”警察措施,“声誉影响将会极小”。

一些同情抗议人士的人士担心公开表态将招致北京方面的愤怒,而他们的商业越来越依赖内地。例如,批评北京的报纸《苹果日报》(Apple Daily)所有者、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Jimmy Lai)一直批评香港政府对他纠缠不休,此前香港廉政公署曾调查他向批评中国内地的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捐款一事。《苹果日报》还批评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和汇丰银行(HSBC)在北京的压力之下撤下在该报的广告,两家银行均否认这些指控。

甚至在北京方面提出备受争议的普选计划之前,一位在香港发表讲话的中国内地官员就发表不同寻常(对于一位共产党高级党员而言是不同寻常的)的警告称,如果抗议人士继续威胁占领香港,香港引以为豪的资本主义体制将面临威胁。

在当前的选举制度下,香港特首由一个由大部分忠于北京方面的1200人精英委员会选出。北京方面准备让香港500万居民投票选出自己的领导人,但不准备让他们选举特首候选人。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火狐浏览器扩展,可穿墙阅读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