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林

虽然毛作为中共历史上的一个决定性人物,其巨幅画像和遗体仍然被陈列在象征政治中心的天安门广场,但是他的实际威信在今天已经大打折扣。但凡在意自己名声的有影响的知识分子,通常都不会在公共舆论平台(如微博)上公开赞美毛。曾有一批作家为了照顾作协的面子,参与了一个抄写《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活动》,结果在网上被群起而攻之,饱受嘲笑。除了少数专门吃极左饭的孔庆东,司马南之流,知识界(无论体制、民间)已基本就毛的历史罪责达成了相当的共识。

正因为如此,包括我在内的网上异议者已经越来越少地谈论毛,因为这个话题已经不足以引起争论,无非是用来作为调侃某些不学无术者的笑料。政治类的话题普遍聚焦于后毛时代的政策、政治人物、反对派政治策略等方面的争论。但是,这并不说明「拔毛」这个历史任务已经结束了。虽然毛的残暴,毛对文革所负的直接领导责任已经尽人皆知,但是日常交流中仍然会不时看到毛的崇拜者。官方举办的各种纪念毛的活动仍然有不少人凑热闹。

一种常见的解释是中国人成王败寇的观念。无论毛的罪恶多么深重,既然他是个成功者,享受到了他所追求的无上权力和财富达数十年之久,那么他至少像乔布斯、马云一样是个成功学的典范。这种因素当然有,但我认为并不是主要的。崇拜毛的人和崇拜乔布斯的人不一样,并不会真的想去复制毛的成功,恰恰相反,我知道的所有毛粉都是既有政治秩序的拥护者而非颠覆者。此外,即使从政治上的成功来看,超过毛的历史人物也太多了。比如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从蒙古帝国建国到元朝覆灭共持续了一百多年,鼎盛时期的版图更是涵盖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相比之下,毛的王位连一代都没有传下去,若用古代帝王的成功学标准来看,那是典型的「撸 sir 」了。用现代文明下的政治家标准来衡量就更不用说了。毛治下被大饥荒席卷 3 年之久,消费品极度匮乏状态基本持续到他咽气,有哪个正常国家的政客会以此为荣?

一个凶恶的独裁者之所以能够在死后保持一定数量的粉丝,光靠成功学观念是不够的。我认为毛仍有两个方面的神话没有被知识界彻底清算,一个是历史地位神话,另一个是理想主义神话。一些人认为毛虽然制造了人道主义灾难,但是他留下了很多著作,因而具有思想和文化上的历史地位。还有一些人认为毛的「错误」是因为其过度的理想主义,「好心办了坏事」,即使结果可商榷,理想主义的情怀仍然令人钦佩。相信这两种神话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关于历史地位神话,我曾发过一条微博,大意是,毛写了那么多东西,哪一篇不是垃圾?哪一篇有知识上或审美上的价值?之前我写过的讲毛的残暴的微博并没有人问津,但是此微博一出,立刻引来了无数毛粉的人身攻击(有网友说我炸了毛坑)。以前曾转发过一篇不知名网友总结的毛诗中和前人高度雷同的句子(重合度已远远超过了正常「用典」的范围),也是同样的遭遇。可见很多毛粉并不一定多崇拜毛的政策,而是崇拜毛的思想。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因为在中国长大的人从中小学开始就被迫学习,甚至背诵很多毛写的东西,教师在上面讲解的时候更是吐沫星子横飞,一副崇拜的表情。这种从娃娃抓起的洗脑,当然难免扭曲人的审美趣味和思维方式,以至于很多学生写作文都是一股「毛体」的味道。但是那些文章真的有多少价值呢?谁能说出哪怕一条他从毛那里学到的知识?哪怕一条也好?恕我驽钝,我是一条都没学到。也许毛自己有些知识,但他写的东西毫无疑问不是为了传播知识,而是为了忽悠。

….. 而其中杜甫的也不过 3 首,李清照和白居易各有两首,近现代诗人则只有毛一人入选。我虽然对古典文化兴趣不大,但是对唐诗宋词还是颇有感情,年轻时也经常模仿着写一写。看到这样的排名,简直说不出的反胃。《人民日报》作为官媒中的老大,这么做显然不是偶然的。他们知道通过政绩来捧毛,效果已经非常有限,于是在文化上继续造神就成了一种更有效的策略。

对于那些真正研究过古体诗的人来说,毛诗显然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审美这个东西,我没办法用逻辑来论证。有人说:「我就是觉得主席写得好,看着带劲,你怎么着?」我当然没法反驳,就像我无法向爱唱红歌的人解释他们的欣赏的并不是真正的音乐。但是有一个侧面的证据也许可以说明问题。请读者不妨先鉴赏一下下面这首诗:

百侣游踪,歌翻柳浪,舞引东风。念平生所爱,红岩翠柏。少年壮志,海阔天空。水库情深,陵园恨重,是血汗浇来春意浓。风雷动,将山川洗净,笑指长虹。

青春烈火正雄。春岂在温房草木丛?愿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铮铮硬骨强似苍松。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望环宇,将红旗高举直上云中。

是不是看着很眼熟?文革初期曾经流传了很多这样的「未发表的毛泽东诗词」,红小将们看了无不激动。最后呢?证实其实是一个中科院电子所的理科男写的,他还差点背上了「伪造最高指示」的反革命帽子。幸好周指示了一下,才没有丧命,勉强在牛棚中撑到文革结束。我举这个例子无非是说明,毛诗的风格其实非常容易模仿,基本上就是堆砌雄性激素的词汇,稍微加点典故即可。不是吹牛,毛那样的诗,我一天可以写十几首出来。为什么毛诗的粉丝那么多呢?很简单,那是因为官方的垄断宣传扭曲了读者的审美取向而已。

关于毛的另一个神话,也就是所谓的「理想主义」,也非常流行,连很多文化人也不能幸免。在研究西方政客的行为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幼稚到用理想主义来解释。我从来没听说过谁认为奥巴马搞医疗改革是因为理想主义。但是对于毛这样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君,为什么反而有很多人善意的诠释他呢?毛在他上升的途径中,除掉了身边不知道多少潜在的竞争者,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试图除掉他。设想如果他的策略计算公式里包含了除了个人政治利益外的任何其他因素,你觉得他有可能存活么?想像一下,如果你正在保持平衡穿越一个狭窄的独木桥,下面是万丈深渊,你是否还会去考虑自己走路的姿势是否优美?中共高层从建党初期一直到毛死,都是一个非正常死亡率极高的高危职业,你真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存活者会把理想放在眼里?毛身边但凡有一点理想主义色彩的,哪一个得到善终?

很多人不了解中共早期内部斗争的残酷性(其实远胜过国共之间的斗争),这主要是因为宣传部门直到今天都严禁出版关于肃反的研究著作。但是只要你愿意翻墙,要搜到这样的材料是相当容易的。举一个例子, 1930 年毛亲自授意红一方面军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审问 AB 团成员。根据《 AB 团与富田事件始末》一书中引述的材料,李韶九到场指挥用刑,「哭声震天,不绝于耳」「用地雷公打手,香火烧身,烧阴户,用小刀割乳」。我知道这些材料可能让读者不舒服,但是不提到它们不足以展示毛是怎样的一个人。富田事件发生时,毛只有 37 岁,还算是个年轻人,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建国以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的头脑一直没有变过,一直是一个为了个人政治利益可以滥杀无辜的无耻之徒。

毛泽东研究者高华的著作里有很多有价值的史料,但是他对富田事件的评价让我有点大跌眼镜:「在毛的眼里,只要目标崇高──扑灭「 AB 团」就是保卫革命,即使手段严厉一些,也无关紧要。」搞历史的人如果只抠史料而不洞悉人性恐怕远远不够。毛的眼里真的有所谓「崇高」的目标么?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全独立于同情心和人道主义之外的所谓「崇高」么?

知名媒体人黄章晋在微博上也提到类似的观点,他说毛的社会理想是「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工农、脑体)」,理由是他的《五七指示》中如是说,并认为这一理想是毛制造人间悲剧的根源。我的回复是:难道毛亲手签署的史无前例的户口制度不是恰恰在固化这三大差别么?大饥荒时期为什么饿死的都是农民?不正是这三大差别的极端体现么?这一点在高华研究整风运动的专著中也有描述:「延安高干供应制度的建立,对于正在形成的以毛为中心的体制具有重大意义从此,中共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罗曼蒂克式的平均主义时期已经结束,中共已进入到强调等级差序的新时代。」也就是说,平等这个概念是早在延安时期就已经不在毛的策略选项里了。毛从这种不平等里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比如可以在男女比例失调的延安轻易地另寻新欢,并把怀孕十次、生产六次的贺子珍关到苏联精神病院。

总之,中国人观念中的去毛化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对毛的揭露也不应仅仅停留在他的「错误」政策上面。事实上,他对自己所有政策的灾难性后果是有充分估计的。但是他的潜台词是:「 Who cares? 」很多秉性纯良的普通人意识不到一个独裁者的利益驱动、安全驱动、性驱动可以强大到什么程度,以及他对别人的生命可以漠视到什么程度。不想明白这一点,也就无法意识到一个限制政客自由度的政治制度是多么重要。

来源:东网 / 李宇晖 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点击百度云盘下载翻墙利器-萤火虫代理,密码: t3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