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柴静谈雾霾,还是从雾霾谈柴静”,这三天以来,能谈论的话题基本都被说尽了,说烦了。不是说失焦,因为民间焦虑繁复,担忧频出,本就没有焦点可言。从朋友圈看到友人的这几段话,开宗明义从阶级谈雾霾,在我看来这个立场是不多见的。此国中产的命运自是被权力玩弄于鼓掌间,但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他们(还是说我们?)的自私也是难出其右。
文/张跃然
终于看完了《苍穹之下》,说一些想法:柴静很了不起,这个片子有历史性意义;但作为读书人,我觉得有责任对这个片子的内容和视角进行进一步的反思。
1. 在影片开头,柴静放了她2004年在山西某看起来极端贫困的地区报道环境污染的视频,但接下来她说,直到2013年她怀孕时才意识到,中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并不遥远、和她切身相关。这一逻辑让我感觉很不舒服,而更可怕的是它恰恰代表了当代中国城市中产阶级的普遍思维方式。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非常多,雾霾问题绝不是其中最紧迫、最致命的,但雾霾问题近年在公共言论空间获得的关注是其他环境问题难以比拟的。为什么?因为城市中产阶级最关心雾霾问题,而且这些人有资源、权力在公共言论空间表达自身的利益。而与此同时,那些对社会底层人民影响更甚的环境问题被忽视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发声,不是所有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此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究竟谁有权力定义什么是“环境公义”、谁的诉求被赋予优先级。虽然柴静也提到了,雾霾问题对底层人民的危害更甚于中产阶级,但很显然,她无意为底层人民发声,她的整个从个人经历出发的叙述体系都是面向中产阶级大众的。
2. 这一阶级色彩浓厚的视角必然影响了柴静解读问题的方式和寻找解决办法的路径。虽然她指出了雾霾问题背后是一整套结构性、系统性原因(这十分难能可贵),但她在片中选择的那些用来“具象化”雾霾问题根源的人物–城市中用散煤的家庭、开国一标准大卡车的司机、钢铁厂的工人–却是那些根本没有条件去选择更“环境友好”的工作和生活的人。这种阶级偏见体现得更明显的地方是她对河北钢铁产业的讨论:她对事实的呈现方式把人引向“河北钢铁业导致北京雾霾”这一结论,而丝毫没提河北为了支援北京建设而被压榨了这么多年,除了继续依赖钢铁产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发展的可能。产能过剩问题当然需要解决,产业升级当然非常重要,可是就业问题就不重要吗?就算新能源产业、高新科技部门能创造更多的就业,那些被重工业扫地出门的工人能获得这些就业机会吗?更美好的环境,不应当以这些人的生计为代价。
3. 如果我们承认,投资拉动的、低成本的、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确实在过去三十多年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国新兴的城市中产阶级极大地受惠于这一经济发展,那么这后面的逻辑推论是:雾霾是城市中产享受更好的社会经济待遇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柴静的影片并没有真正讨论中产阶级和这一整套污染系统所存在的“共谋”关系–这种共谋关系其实注定了,如果真要解决雾霾问题,城市中产阶级必须做出巨大牺牲,而这些人能情愿吗?柴静对这一维度的忽略自然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还都相信,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不应该加剧其他层面的社会不平等,那么我们必须对这个片子进行阶级维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