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片的火爆,要从2012年台湾导演九把刀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说起。该片仅在台湾取得了1亿7746万新台币的票房,成为了那一年台湾电影票房冠军,在大陆上映后,也因清新怀旧的主题带领观众重回了青春校园生活,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感动和共鸣。

从此以后,青春片正式作为一种电影类型为中国观众所熟知,中国电影人开足马力,对青春片进行了疯狂地拍摄制作,好像挖掘到了一个新的富矿带一样。郭敬明执导的《小时代》系列、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郭帆执导的《同桌的你》、张一白执导的《匆匆那年》、李玉执导的《万物生长》、苏有朋执导的《左耳》、黄斌执导的《何以笙箫默》,都可以归入到这个类型。

这些影片在美学上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类似,都在追求一种小清新的摄影、年轻靓丽的新鲜演员和怀旧的主题。但通过与网络热门IP相结合,再加上更加专业的营销宣传进行包装造势,这些后起之秀们都取得了远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更加巨大的票房成功。然而,在获得高额利润的同时,这些国产青春片也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影迷的抨击。

罪状之一:逃避现实

国产青春片在结构上,往往喜欢把一部电影划分为截然对立的两个部分:过去时空中的校园生活,以及现在时空中的成人世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生》、《同桌的你》、《匆匆那年》更是采取了一种倒叙闪回的方式,通过一场婚礼,以长大成人后的男主角视角,开始重新回忆过去的青春校园生活。

在这种结构下,这些青春片传达出了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绪,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极度不满。过去的校园生活是如此美好、单纯、快乐,而现在的都市生活则是如此冷漠、忙碌、痛苦。那些曾经对自己未来寄予的希望,已经全部落空,无论是对成功的渴望还是对爱情的憧憬,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全部被击得粉碎。于是,所有的美好感情都被投射到了过去时光之中。在这些电影里,丝毫看不到对未来的展望,有的只是对过去时光的无限缅怀。

《匆匆那年》最动人的一个段落,也是长大成人后的彭于晏,当他回顾自己高中校园生活时,突然重新置身于篮球场上,那是他过去时光中最辉煌也是最开心的时刻。时间突然定格在了这里,所有人都静止不动,只剩下彭于晏审视着自己的过往。他多么希望时间停止流动,多么希望在这一刻,他心爱的女孩能够陪伴在他身边,与他分享自己的幸福。可是时间的流逝无可挽回,当他再次回到现实之中,所有观众都唏嘘不已。

《同桌的你》同样有着这样一个回到过去的瞬间。在周冬雨的婚礼上,林更新回忆起了大学时周冬雨曾经为了他而击碎医院的玻璃,牵着他一起逃跑的时刻。那个时候,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那么唾手可得理所应当,使得他不够珍惜,当彻底失去时才知道后悔莫及的滋味。于是,林更新呼唤着当年的朋友,在婚礼现场再一次牵起周冬雨的手,大家一起逃了出去。可是当回忆结束,发现一切只是林更新的狂想,周冬雨最终嫁作他人妇,而林更新依然照常过着自己失败的生活。

显然,所谓怀旧,本身就是在表达着对现在生活的不满。然而,在这种不满中,观众既看不到主创人员对自身的反思,也看不到电影对现实问题的批判。就如同这些青春片最常说的那句台词一样:谁都没有错,我们只是输给了时间。

时间好像变成了最大的反派,是时间拆散了男女主角,也是时间导致了男女主角一事无成。但这并非事实,而只是这些电影的主创人员逃避现实、麻痹观众的可笑说辞。好像我们只需要沉溺在过往的时空里,现实的一切都可以让我们视而不见。

如果我们过去做错了什么,我们应该在现在道歉;如果我们曾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我们应该在现在找回;如果我们在青春时光中留下了什么遗憾,请在现实里弥补。国产青春片最大的问题,恰恰是一而再地告诉观众,我们操蛋的现实就是如此,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通过回忆来寻求安慰。

罪状之二:贫乏的想象

其实,就算我们通过回忆青春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可实际上,这些青春片刻意消费的青春概念,却并真的不存在于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过往生活之中。

观众看完电影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究竟是谁的青春?中国的青春片,一定是男的怒、女的哭、男的拿着酒瓶子干架、女的在医院里堕胎?我们走进影院,想要去祭奠自己未老先衰的青春,可真正想要讲述点什么时,却发现真实的青春其实没有什么值得说与旁人听的东西。于是,导演和编剧们只能绞尽脑汁地去想象、构筑一个中国式的青春故事。在他们苍白的、缺乏青春体验的想象中,所谓青春,就是单纯的姑娘爱上了渣男,为他们流泪、为他们堕胎,最终洗尽铅华,成为了一个磨去棱角的大人。

这种想象力的贫乏,很大原因在于这些中国青春片割断了与整个时代的联系。过去的中国电影,青春往往与整个大的时代背景相勾连,从个人的成长际遇影射整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比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在这些电影里,个人的独特记忆和成长经历,与整个大时代的历史记忆和民族伤痕息息相关。

但到了今天,中国式青春片开始将视角完全聚焦在了年轻人的情感生活上。时代背景被极端地弱化,甚至让人感觉,这群孩子生活在一个蒸馏的环境里。他们以一种纯粹个人的方式,去解读自己的青春生活,不再关心大的时代背景,而只是忠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这种改变,其实是中国的年轻人失去了对这个复杂世界应有的探索激情,他们龟缩在自己纯净的世界里,像过家家一样玩着情感的游戏。而迎合这种倾向的青春电影,则必然在故事和内涵上缺乏深度和复杂性,只能以贫乏的想象,去迎合观众们幼稚的情感生活经历。

罪状之三:混乱的IP改编

让一群没有青春经历的编导们去贩卖青春,这本身就是一件捉襟见肘的事情。好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来不缺乏好的青春小说。于是,在商业的共谋下,青春小说IP被大量地改编成电影。可以说,中国电影市场上青春片的火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青春小说IP的影视化。

仅仅2015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了《万物生长》、《左耳》、《何以笙箫默》三部青春小说IP改编而成的电影,每一部电影都获得了过亿的票房成绩。在不久的将来,顾漫的另一部人气网络小说《微微一笑可倾城》也将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何以笙箫默》与《微微一笑可倾城》是顾漫最出名的两部作品,长久以来始终高居网络言情小说排行榜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自然有无数粉丝期待着看到这两部作品的影视化。

这原本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小说IP可以通过影视化来收获更多粉丝,而电影也能通过这些小说IP来满足中国观众对青春片的强烈需求。然而,中国电影人根本不在意小说和电影两种媒介的区别,对原著IP混乱地改编,导致了最终的成片既损害了原小说的魅力,也让电影为人所诟病。

以《何以笙箫默》为例,这部电影将小说里原本浪漫感人的情节删改得支离破碎,人物关系也变得混乱不堪。在情节上,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没有遭遇过任何实质性的阻力,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他们不!他们要不断地分分合合,因为他们之间有很多误会,虽然每一个误会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但他们就是不肯说,这种良好的耐性,让电影绵延了两个小时之久!

相比起好莱坞运作IP的能力,中国电影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把原著IP当成一棵摇钱树。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巩固原著IP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气,而是急功近利地要把这些人气迅速转化成实打实的金钱。电影仅仅通过噱头和炒作将原著粉丝骗进影院,至于他们出来后怎么骂这部电影,没有人在意,反正钱已经进了腰包。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让网络小说的粉丝会逐渐地对中国电影彻底失去了信心,他们不再相信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可以改编好这些优秀的网络小说,对这些网络小说的影视化也不再抱有任何期待。

国产青春片还会走很久,但我们希望国产青春片能够走得慢一点、稳一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青春片会是我们对抗好莱坞大片的唯一武器,它们联系着中国人的过去和情感,这是好莱坞大片无法取代的。我们希望,国产青春片能够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