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9日报道 美媒称,过去一年里,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正在逐步挑战互联网现状。它们签署了一系列协议,表明北京在国际网络空间安全问题上变得越来越积极。

这些新情况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立场,以及该国改变互联网治理、建立新的世界网络秩序的意向。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9月4日报道,中国媒体也日益将网络视为战场的一部分,是更广义的“软实力战争”或“文化冷战”中的“网战”战区。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希望控制本国网民能接触到的内容,现在它把在网络上推翻本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和政治合法性定义为战争行为。

此举对互联网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还提出了今后将如何定义和对待网络侵略以及未来战争可能会被怎样触发等相关问题。

最近几年,北京和华盛顿展开了激烈争论,互相指责对方在网络空间的间谍、监视及攻击行为。两国都出台了应对网络冲突的战略,美国2015年的网络战略采取了比之前更具攻击性的态度,招致中方的批评,称其加剧了网络空间军备竞赛。

然而在无数争议中,最破坏稳定的分歧是二者各自对于网络冲突的定义。北京和华盛顿关于网络侵略的概念都包括网络攻击和间谍行为。不过,北京的概念还包括基于网络的对意识形态和政治合法性的颠覆。

斯诺登事件促使中国反对美国恶毒的网络霸权。2014年6月,中国与联合国共同举办信息和网络安全国际研讨会,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李保东谴责“个别国家对自己损害别国主权和公民隐私的行径不进行应有的反思,反而把自己装扮成受害者,对他国进行无端指责与抹黑”。现在,北京声称在网络空间中国家是有权利的,言下之意,互联网是有国界的。

斯诺登事件后,北京一直在寻求通过更先发制人的国际交往策略来定义网络侵略,包括重新审视国际法以及签署新条约等。尽管之前对于把网络侵略纳入武装冲突法的想法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但有报道表明中国现在开始对此感兴趣。

北京希望把互联网的多边治理作为打破西方的网络技术、机制和意识形态霸权的一个办法。鉴于中国关于网络、领土和国家主权之间有着直接联系的强烈看法,以及它对意识形态或“软实力”战争背景下网络冲突的界定方法,最近与俄罗斯签署的协议显然是想重新规划国际网络势力范围。

展望未来,预计北京将日益维护它在网络空间的主权,并设法通过各种方式管理好其互联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