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电检制度以三年为期,超过之后还要重检。对外国影片主要分苏俄和西方两大类,苏俄主要防止政治煽动,西方主要针对「肉感」的蛊惑。对电影附带广告也有审查,一经审定,不得变动,在这一点上似乎比今天更严格一点。
中国自有电影以来,它就没有摆脱过审查的控制。第一部关于电影的法规《取缔影戏条例》是清朝时候颁布的,规定了男女观众不得同席。
曾遇到有人问,中国历史上最严苛的电影审查出现在什么时候?我认为是文革时期,尤其是前期。当时的电影创作受到最高层统治者的直接指示和干预,可以拍摄的内容非常有限,如果创作者「犯错」,受到的处罚也极为严厉,不仅没有创作自由,连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所以文革最严,当无怀疑。
八十年代后,电影审查的缰绳稍有松弛,于是又有人把当代的审查尺度和民国时期的审查相比较,发现了许多共同之处。
这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民国时期的电影审查制度,最后和当下略作比较。
田壮壮的《蓝风筝》
电影在民国时代是初生不久的新事物,所以对电影该不该审查,要如何审查,没有清晰、完整的概念,一开始是摸索着来的,政策也反复变化,这种情况在欧美都差不多。
按照今天世界上的主流认识,电影审查是不应该有的,分级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替代调控方式。但在一百年前,大部分民众并不这么认为,电影被认为要承载道德和教化的任务,所以政府进行内容审查有坚实的民意基础。如果有「伤风败俗」的电影上映,民众或宗教团体会向政府投诉,这种现象当时在全世界都一样。
最早时候的电影审查,在没有形成严格的体系之前,有一定滞后性,是事后追究式的审查,比如媒体和民间对某部影片有负面反应,政府再出面来禁片,这和今天多轮严格的预先审查不同。
在大一统的中央政府建立前,民国电影审查最初是按地方进行,比如江苏、浙江都有自己的审查委员会。有的委员会执行力度较松,只有建议权,并无执法权,有的委员会力度很大,若不依令删减,恐怕就无法上映了。另外除了查禁坏的影片,有的地方电检机构还有表彰好影片的职能(主要从教育角度衡量,艺术为辅)。
张艺谋的《活着》
二十年代末,统一的中央政府权威开始树立,国民党通过了《电影检查法》,这时候的电检开始变得系统和严格。之前盛行的武侠神怪片,和稍后的左翼电影,都是审查的重点。同时对进口影片也实行审查,主要检查内容是看有否伤及风化和辱华。
当时的中国对好莱坞来说,也算一块较为重要的市场,好莱坞明显感受到了中国电检的压力,于是迅速调整应对,电影中负面表现华人的元素少了,当然这也和后来二战时期两国关系友好有一定关系。
国内电影方面,三十年代中期是电检制度最为严格的时期,政治题材电影陷入低谷,左翼电影被严厉打击。
抗战后,大一统的电影审查制度被打断,又兴各地割据之局。抗战胜利后内战时期,国统区又重新建立起统一的电检制度,所有反映时局的影片都无法上映。
姜文的《鬼子来了》
和今天的电影检查制度比较的话,我认为,民国时期的电影检查执行力度有所不及。
第一,民国政府的管制能力和信息技术发展程度不及今日。
第二,对意识形态重要性的认识与控制欲不及今日。
第三,昔日时局不稳,制度不易贯彻执行。
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
另外,民国时期的电检制度以三年为期,超过之后还要重检。对外国影片主要分苏俄和西方两大类,苏俄主要防止政治煽动,西方主要针对「肉感」的蛊惑。对电影附带广告也有审查,一经审定,不得变动,在这一点上似乎比今天更严格一点。
民国时期上海民营电影经济远比今天发达,偷拍、抢拍、打擦边球的现象普遍,这在今天难以实现。
但两个时代也有颇多共通之处,在审查内容方面,同样以政治、性和暴力为主要筛检对象,当然年代不同,对道德风化的理解肯定也有很大区别,当今银幕上的性感尺度无疑宽松了。审查程序也基本相同,有针对剧本的审查,也有针对成片的审查。最根本的,无论国民政府时期还是当前,电影审查都属于执政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体制的一部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最新翻墙利器萤火虫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