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大約在一年前,本欄發表了一篇以「資本家是貪官後 中央打擊新目標」為題的文章,概述了從孔丹及張木生兩名「紅二代」的發言。首先,孔丹去年初曾在內部講話中警告,自由市場很厲害,而資本家的靈魂是資本,只要有了資本,資本家就要增值,假如增值的魔力不是為了大多數人的話,那就是一種很危險的事情。

其次,張木生則在去年十月中指出,身為「紅二代」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指的「依法治國」就是「以憲治國」,在包括獨立公正的審判權和檢察權、依靠中紀委系統的垂直管理等六個項目中,包括:「不僅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而且要想辦法把資本也關進籠子」。筆者根據孔、張二人的發言推論:在主政當朝的「紅二代」眼中,資本家將是繼「老虎和蒼蠅」等貪官之後,緊接着要對付的另一目標。

無巧不成話,隸屬於官媒的雜誌近日發表了一篇題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赤裸裸地指出:「在全國範圍內,隨着中國增速的下降,從前的以增量改革為主的改革模式,將逐步過渡到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並重的模式。存量怎麽改?說白了,經濟上,加大開放,政治和社會領域,即打壓富豪,收買底層,擴大政權根基。」

文章又不避嫌疑地稱:「最近幾年,中國各種矛盾開始凸顯,改革形勢嚴峻,十八大提出,改革是未來最大的紅利,而改革的最大阻力,即是各種既得利益集團,這種既得利益者,不僅存在大陸,香港亦有。」官方刊物,白紙黑字明言將「打壓富豪」,利益集團已成為改革的最大阻力,而這些既得利益者包括港商。官方這種做法,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尚屬首次。

文章一時貶抑李嘉誠是「一介小商人」,一時又譽稱他為「華人世界數十年的商界領袖,甚至可以說是華人歷史上最強勢的商界領袖」的文章,為了呼籲李嘉誠滿足「回報窮人」、「穩定香港」及「多做善事」三個要求,竟以「平安着陸」及「若李嘉誠執意要走,恐數十年聲望,將毀於一旦」作「要脅」。

毛澤東發動十年文革,令全國經濟瀕臨崩潰,國家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一九七八年香港的GDP約三千五百億港元,而大陸的GDP約三千六百億元人民幣,大陸官員為游說坐擁百億元計資產的李嘉誠投資大陸,好話說盡,而不是像文章暗示指李嘉誠發達好像一味倚仗大陸的權力扶持,事實恰好相反。

文章引發中港兩地廣泛的討論,黨的喉舌《人民日報》日前又發表題為「對李嘉誠,與其挽留不如目送」的文章,強調今天的大陸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有足夠的底氣接受任何資本的歸去來兮,如果只是公開叫囂「別讓李嘉誠跑」,會顯得不自信,也不利於企業家樹立信心。「資本沒有國界,但商人有祖國」,文章稱,在全球化的時代,資本流動再正常不過,沒必要對此風聲鶴唳。

法治之於商人極端重要,乃係身家性命財產之所繫。猶記得當年薄熙來治下的重慶市,當局動不動就先以「黑社會」的政治帽子扣在商人頭上,先拘捕後審訊,令重慶商人提心吊膽。假如當下內地的情況真如《人民日報》說的政治清明、法治昌明、市場透明,聰明的商人又怎麼會貿然放棄內地十三億人的市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