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马会,公众看到两岸官员展现出来的信息,这些丢的是谁的脸?大陆民众认为不是马英九。
习马相会,两岸最高首脑首次以政权而不是政党领导人的身份紧紧握手。这是两岸关系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一刻,举世关注,全球无数媒体聚焦。本来,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正在崛起中的大国,这是展示中国国家形像的一次良机,是展现中国领袖风采和个人魅力的最佳时刻,更是这个政权能否以行动赢得对岸民众诚服的一次考验,但是,在这个关键节点上,中共有关部门的表现给它自己、也给习近平丢了脸。
习马会谈按照早前多数人的预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从目前公布的会谈内容来看,也确实如此。习马会谈更多的是形式大于意义,是象征性的。习马能够相见本身就是最大的成果。所以,会谈本身并无太多悬疑。恰恰是会谈的过程,包括会谈前后的准备与安排,会谈后的对外宣示与解释,领导人在公众面前的现场表现等等,更值得重视。因为习马会核心的会谈是闭门会,而闭门会的成果是通过电视直播、记者会等方式来与公众及媒体接触并对外呈现的。
可是,中共在闭门会议之外呈现给台湾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是什么呢?
习马相见、握手,进入会场。在习近平发表完讲话之后,轮到马英九开口,正在直播的央视生生将现场同期声切掉,只剩下画面,紧跟着切断直播镜头,根本不让观众听马英九讲什么。马英九的讲话其实中规中矩,完全符合中共“正能量”的标准。可是中共对马仍不放心,在没有审查、看他讲完之前,不敢直播出去,担心马说出踩红线的话。等到马的讲话结束,中共审查完了觉得没问题再播时,网络上早已是一片骂声,而马英九的讲话也早传遍了网络,反而是习近平的讲话没了踪影,没人去关注了。习的讲话被马的讲话冲淡,赞声被骂声中断。在这种历史性时刻,中共宣传主管机关做出这样愚蠢的行为,充分暴露了其专制独裁的本性,给了绿营以口实。台湾民众出来说话了:谁愿意与这样的政权“统一”?
不仅如此,连接受中共宣传管制的香港媒体凤凰卫视,也没有播完马英九的讲话,还对一处画面中一名参会人胸前的国民党党徽,进行了马赛克处理。
习马会的所有安排都是对等的,唯一有项,会谈之后双方的记者会,台湾由总统马英九出席,大陆却不是由习近平出席,而是由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出席。陆方回应说,“这是大陆的习惯”。确实,独裁国家都有这种习惯。因为独裁国家的领导人面对愤怒的群众往往会语无伦次,很容易沦为公众的笑柄。“too young too simple,sometimes naïve”的故事流传经年,大家记忆犹新。虽然那次并不是记者会,但却是少有的一次近距离接触记者,结果不慎流露“真性情”,现在反而让大家无限怀念。胡锦涛在任十年,没有直面过一个记者采访,也没有单独开过记者会面对记者。而习,看来似乎是继承传统。
这倒也就罢了。谁也没想到,国办台主任张志军的记者会却是这么烂。他照本宣科,匆匆念了一下稿,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开熘走人。而回答的几个问题,除了一个提问者是台湾记者之外,其他都是事先安排的大陆记者。笨蛋环球时报的官方微博为张志军辩护说,“马英九记者会开始,台湾方面的记者提问明显也是安排好的,都叫得出媒体和名字”。一个“也”字,泄露了中共长期习惯于“事先安排记者”的真相。殊不知,台湾的领导人和官员,与媒体关系密切,别说叫得出记者名字和媒体,而且很多还私交甚笃。在台湾有过采访经历的都知道,很多台湾高官,包括一些高级领导人都会主动向记者递名片,交朋友,第二次见面就会直接叫出名字,长期跑政务的记者更是私底下可以和高官称兄道弟,经常聊天喝酒。哪像大陆领导人成天高高在上,别说搭理记者,不把你赶出去就算对你客气。难怪张志军的记者会结束时有台湾记者高喊“你就回答这几个问题,你没有诚意”。
反观马英九的记者会,马温文尔雅,侃侃而谈,风趣幽默,第一句话是先是对记者道歉,“今天有记者朋友采访遭遇不方便,我表示歉意”,不管他是真心还是假意,至少态度是诚恳的。若与大陆的记者会一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习马会,公众看不到闭门会谈的内容,看到的就是媒体呈现出来的这些信息,或者说,看到的是两岸的官员展现出来的这些信息。这些丢的是谁的脸?大陆民众都认为不是马英九。
附:
马英九致辞全文
习先生,大陆与台湾代表团的各位女士、先生,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们,大家午安,大家好!
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分,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深具历史意义。
22年前,也就是1993年的4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与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在新加坡会面,签订了4个协议,为两岸制度化协商打下了基础。12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10月,我在「东亚经济高峰会」上,与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资政对谈。当时我们都认为:「两岸的发展,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此刻,我和习先生相对而坐,共聚一堂,在我们背后的,是两岸分隔超过一甲子的历史;在我们眼前的,是这几年来,双方致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和解替代冲突」的成果;在我们手上的,是永续和平与繁荣的目标。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讯息。
这66年来,两岸在不同的体制下发展,能够从军事对抗转为合作交流,绝非朝夕之功。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这些巨大改变的基础,都在于「和平」。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第一、巩固「九二共识」,维持和平现状。海峡两岸在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对于各自坚持的敏感议题,需要双方正视现实,以智慧、耐心与诚意务实处理。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努力在双方这些年来建构的「制度性协商」之下,达成了两岸和解与合作,推动了永续和平与繁荣,而这也是两岸及国际社会共同的期待。
第二、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两岸目前已不再处于过去的冲突对立,双方应持续降低敌对状态,并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第三、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两岸目前尚未结案的议题,例如货贸协议、两会互设机构、与陆客中转等,应尽速处理,以创造两岸双赢。
第四、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题。两岸目前在海基会、海协会首长之间,与陆委会、国台办副首长之间,均已设有联系机制。今后应在陆委会、国台办首长之间设立热线,以处理紧急与重要问题。
第五、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这五点主张不是为一己之私、单方之利,而是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我诚挚地希望,双方都应该重视人民所珍惜的价值与生活方式,维护两岸和平,以中华文化蕴涵的智慧,确保两岸互利双赢。
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这几年,我常常在台湾的大学校园中,看到两岸学生一起讨论、一起运动、一起演奏、一起欢笑的画面。那种自然的水乳交融,往往让我既欣慰,又感动。他们有热情、有创意;但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包袱;他们能在人生较早的阶段建立友谊,一定可以为两岸永续和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好好珍惜、扩大这个基础。
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习先生,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