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BAT”组合之一员,阿里巴巴正愈发显露出其“拱卫政权力量”的真实面目。最新的动作是,上周五(12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收购《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打造一个让英语世界了解中国的优质窗口。

对于阿里巴巴集团海外媒体收购的这“第一单”,各方舆论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南华早报》前任和现任的许多员工纷纷呛声,担心阿里巴巴入主后会影响该报的编辑自主,就连香港记者协会都为此发表声明,坦言此举或令香港的新闻自由空间进一步收窄。当然,对于众多生活在墙内的内地普通民众来说,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这家历史悠久、影响巨大的英文报纸,原因和facebook、twitter一样,没见过!

《南华早报》不是第一家被陆资或倾中资本染指的港媒,注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同样的,香港也不是唯一一个被“老大哥”觊觎并发誓要夺取的外宣阵地。虽说“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早已沦为一句笑话,但实现“舆论一律”的雄心壮志显然从未泯灭。伴随着传说中的400亿外宣“大撒币”,这些年,从香港到台湾,从华人地区到欧美国家,当局或是让代理人收购,或是借助白手套入股,有时甚至自己赤膊上阵,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目的只有一个,即阿里巴巴高管口中的所谓“改善中国形象,提供一种与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报道所不同的视角”——尽管多数时候,这种“改善”是内向性的,糊弄的只是墙内的普通民众。

所以,正如《纽约时报》在评论此事时所说的,“尽管阿里巴巴表示中国政府在这次收购中并未扮演任何角色,但其立场与共产党高度一致。中共对西方新闻机构报道中国的方式越来越不满”。这话好理解,因为即便是昔日上海滩上的地痞瘪三、青帮老大,也不希望成天被人揭老底、戳洋相。真正令我好奇的是,这种简单粗暴的“买买买战略”,真的能够实现权力所希冀的“重塑中国的媒体形象”的目的吗?

别忘了,这可是个自媒体野蛮生长的时代,还有几个人在埋头读报纸,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还剩下多少,就算收庄包圆了又能怎样?更何况,这世上比《南华早报》历史更悠久、影响力更大的报纸媒体多的去了,难道也一家家都收购了?即便郎有情,妹也未必有意,陈光标同志“收购”《纽约时报》的闹剧总还没有忘记吧?

借助于社交媒体和新技术的帮助,过去几年,我陆陆续续也看过不少《南华早报》的报道。印象中,《南华早报》虽然不乏独家采访斯诺登这样令人眼前一亮、击节叫好的作品,也发生过刘怡采访马云这样的冲突性事件,但其中文网上涉及内地时政方面的报道评论,就可读性来说总体上与《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相比还是有所不及。以至于“南早中文”的微信公号,我都许久没有点开了,自然也并不特别在意《南华早报》这一城一报的得失。反正生活早已教会我们,《人民日报》要倒过来读。大不了,以后《南华早报》上涉及中国内地的时政文章,我们也倒过来读就得了。

反倒是实施此次收购的阿里巴巴及其掌门人,在徐明死、徐翔关、李嘉诚跑路、郭广昌失联的大背景下,处境和前途更引人关注。诚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在中国,一个商人一旦有了平天下的虚妄时,离作死也不远了”。虽然马云比郭广昌牛,但终究还是“郭广昌”。现阶段,权力或许正在利用他下一盘很大的棋,但等到棋下完了,恐怕同样难逃兔死狗烹的结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最新翻墙利器萤火虫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