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至今已经接近尾声快要结束了。每年的三月,也许是中国人最关心国是、最讲政治的时候,因为有「两会」。以往的「两会」也会出现一些直捅心窝子的犀利言论,有些提案和提议也是尖锐深刻,令沉闷的两会能够闪现出一些精彩的火花。

两会「疲劳症」如果成为未来官场的常态,那么凝聚共识、锐意改革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

不过,今年的「两会」,明显感到身边忧国忧民关注「两会」的人少了不少。不少朋友选择在此时离京出门,一是躲霾,二是躲会。「两会」不管是参会的还是看会的,似乎都患上了两会「疲劳症」。具体表现就是有真知灼见、真实客观的言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鸡毛蒜皮、不痛不痒、中规中矩的提案、提议,也有哗众取宠的,更有「打酱油」糊弄事儿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其中原因恐怕有这么几个:

第一,任志强在「两会」前微博遭全面封杀事件持续发酵,不管是来开会的,还是来采访会的,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纠结。多数委员和代表不愿触碰任志强事件,在被问到有关任志强的问题时,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干脆快闪。境内媒体也被规定不得触碰此类敏感话题。

第二,持续的反腐令官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官员们更是如履薄冰,担心自己不定哪一天就身陷牢狱。「两会」刚开幕,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玟就从开会驻地带走,直接被双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在两会上发言,暗指王玟到处去闹事,迫使中纪委在两会期间采取行动。这是敲山震虎,对于参会的官员们都是一个震慑,令他们更加小心谨慎,但又不能不说话。所以,他们就要在不「打酱油」和不许「妄议」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第三,官方把「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拔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必然让占代表和委员绝大多数的中共党员们出言更加谨慎。而作为两会配角的党外人士,不可能不受官方风向的引领。为避免祸从口出,闭嘴是最好的选择。

第四,网络言论管制空前严厉,稍有一些敏感讯息的文章和言论立即被屏蔽封杀,众多官微报道「两会」的帖子都关闭了评论和互动,「两会」成了官方自娱自乐的独角戏,导致公众关注、参与「两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今年「两会」将审议十三五规划,对于未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两会「疲劳症」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好兆头。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鼓励民营企业家「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也表示要「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讨论,支持讲真话、道实情」。因此,两会「疲劳症」不利于解放思想,形成共识。两会「疲劳症」如果成为了未来官场的常态,那么凝聚共识、锐意改革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

公众畅所欲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谐的标志,也是社会自信的标志。未来中国的改革、发展与创新,需要更为宽松的舆论环境。两会「疲劳症」不应成为常态,这恐怕应该成为未来我们的共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请在这里下载最新版Lantern 2.0,翻墙快速易用小巧安全。